药智论坛

查看: 50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抗骨质疏松规范治疗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18-8-3 14:40: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重庆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抗骨质疏松规范治疗共识》(2018)要点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是骨质疏松症(OP)常见、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在治疗OVCF时,既要重视骨折的治疗,也不能忽视骨折的原发病——OP的治疗。OP是以骨量低下、骨强度降低、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升高、易骨折为特征的全身骨骼系统性疾病,此定义包含了骨密度(BMD)及骨质量两方面,其中骨质量除了骨微结构的质量,还包括了骨转移(高能、低能),骨累积损害和骨矿化等。


  一、OVCF患者围手术期处理


  (一)原发性OP检查与评估


  1. BMD: 目前国际公认的BMD检查方法为: 双能X线吸收法(DXA),参照WHO推荐的诊断方法,DXA测定T值≥-1.0SD属正常;-2.5SD值<-1.0SD为骨量低下或骨量减少;T值≤-2.5SD为OP。其他检查BMD的方式有,光子(SPA)、单能X线(SXA)、定量计算机断层照相术(QCT)、超声检测等,上述检查法目前暂未制定诊断OP的标准。DXA常见检查部位为腰椎(L1~4)和股骨颈,其精确性受局部骨组织增生、软组织钙化、患者体位、仪器精准度及检查者操作规范等影响,因此诊断仍需结合临床情况全面分析。


  2. 骨转换生化标志物: 测定骨转移标志物有助于判断骨转移类型、骨丢失速率、骨折风险评估,为了解患者OP病程进展,指导用药及疗效评定提供客观依据。


  (二)术前教育


  人们对OP认识不足是导致其诊疗率低、预防椎体骨折措施落实不到位的重要原因。因此,术前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宣教内容应包括: OP的特点即发生的高危因素、正确认识微创手术、积极规范的抗OP治疗及预防再次骨折的重要性等。OP发生的高危因素内科遗传、内分泌、基础疾病、药物及生活方式等,需重点告知患者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烟、过量饮酒、饮料、咖啡、长期缺乏运动、低钙摄入、维生素D缺乏等可加重病情进展;OP一旦发生,在不进行药物治疗干预的情况下,很难阻止病程进展;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能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早日恢复生活能力,但该手术对全身OP无治疗作用;规范的抗OP治疗需根据患者OP类型、骨转换高/低及全身情况和激素水平等,制定个体化的抗OP长期治疗方案;OVCF患者常伴有程度较重的OP,摔倒后易并发骨折,而骨折后产需长期卧床,加快骨量的丢失,导致OP进一步加重,因此预防摔倒应为患者关注的重点。


  (三)药物治疗


  重视围手术期OVCF患者抗OP治疗。围手术期患者宜选用抑制破骨类药物(降钙素及双膦酸盐类)治疗。其中降钙素抑制破骨细胞作用明显,同时具有多重镇痛机制,早期应用,可作为急性OVCF治疗的首选,临床推荐剂量为: 每日50U或隔日100U,皮下或肌肉注射,建议短期应用(不超过3个月)。绝经后严重OP患者或低骨转换型OP患者可选用甲状旁腺素(PTH)类药物。低骨转换型OP患者慎用骨吸收抑制剂。对于不适合或不能接受上述药物的患者可酌情选用雌激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及维生素K2等。


  二、出院后抗OP治疗


  (一)改变生活方式


  戒烟、减少饮酒,避免大量饮用咖啡喝碳酸饮料,增加牛奶、鱼虾、坚果类在饮食中占比,摄入高钙、低盐和含适量蛋白质的食物。


  (二)体育锻炼


  适量的锻炼,特别是在户外阳光下活动,避免激烈的运动,量力而为。


  (三)预防再次摔倒


  预防跌倒的主要措施包括: ⑴治疗自身疾病;⑵药物干预,补充维生素D等;⑶适当的体育锻炼;⑷改善外界环境,地面防滑、增加扶手、减少障碍物等;⑸专业的平衡测试和能力训练。


  (四)基础补充剂


  OVCF患者常是维生素D和钙剂缺乏的高危人群。钙剂和维生素D作为抗OP治疗的基础补充剂。我国老年人每日从饮食中获取钙400mg,每日需额外补充元素钙500~600mg,才能达到推荐的每日摄入量1000mg。维生素D老年人推荐剂量为400~800U/d,治疗OP时,剂量为800~1200U/d。


  三、抗OP药物治疗


  (一)抑制骨吸收药物


  1. 双膦酸盐类药物: 能抑制破骨细胞功能,降低骨转换,从而促进患者骨量增加,降低骨质疏松椎体及非椎体骨折的风险。临床上阿仑膦酸钠和唑来膦酸应用较为广泛。阿仑膦酸钠10mg/d和70mg/周,服药30min内应保持直立位。唑来膦酸为静脉注射,5mg/年,用药前应检测肾功能,注射时间应<15min,注射液体量应>250ml,一般用药期限为3~5年。肾功能损害者(肌酐清除率<35ml/min),应慎用该药或减少剂量。静脉给药后,可出现一过性发热(<38℃)、骨痛及肌肉疼痛等并发症,一般3天内缓解,症状严重不能耐受者,可给予非甾体抗炎药处理。使用双膦酸炎类药物期间定期监测血骨转换生化标记物,对于骨吸收标志物过渡抑制者和治疗超过3年者要要重视该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


  2. 降钙素: 可降低脊柱及非脊柱骨折风险,同时提高BMD,总体安全性较好。但近期研究表明,降钙素有增加肿瘤发生的风险,故推荐短期。鲑鱼降钙素注射剂临床上推荐使用剂量为:每日50U或隔日100U,皮下或肌肉注射不超过3个月。


  3. 雌激素: 雌激素类药物抗OP作用,主要通过抑制破骨细胞来实现,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有: 雌激素补充疗法和雌、孕激素补充疗法。使用雌激素类药物前,应严格把握适应证及禁忌证,患者应进行全面体检,排除雌激素依耐性肿瘤、子宫肌瘤等使用禁忌,充分告知患者利弊,保证利大于弊。建议使用对象与原则:绝经10年或<60岁具有完整子宫妇女,最低有效剂量开始,定期随访和安全性监测(尤其对子宫与乳房)。


  4. SERMs: 该药能特异性与破骨细胞上雌激素受体结合,表现出类雌激素样活性,,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低骨转换。与雌激素不同,其可在乳腺和子宫表现出抗雌激素活性,因而不会刺激乳腺和子宫,是预防和治疗绝经后OP的有效药物。国内上市药物有雷洛昔芬,治疗绝经后OP总体安全有效。但该药可增加静脉血栓的危险,增加血管舒缩异常(潮热),因此对有静脉栓塞病史、血栓高发倾向(长期卧床、肢体制动)以及围绝经期潮热症状严重妇女不宜使用。


  (二)促进骨形成药物


  PTH: PTH对骨代谢的调节能力表现出双重性,间断小剂量可促进骨形成,而持续给药则可引起破骨加快,导致骨质丢失。临床上使用的PTH类药物为重组人PTH1-34即特立帕肽,皮下注射20μg/d,治疗期不宜超过2年。临床主要用于低转换型及绝经后严重OP的治疗。对合并畸形性骨炎、有骨骼放射治疗史、肿瘤骨转移或合并高钙血症的患者,应避免使用。


  (三)其他药物


  1. 维生素D类似物: 对于老年OP患者,单纯补充维生素D不能达到预防和治疗OP的目的,而维生素D与钙剂联合使用,对预防原发性OP所致的骨量丢失及降低潜在骨折概率有较好疗效。常用代表药为骨化三醇和阿法骨化醇。我国抗OP指南中活性维生素D推荐剂量为800~1200U/d,建议与钙剂联合使用,尤其适用于老年性OP、肾功能不全及1α-羟化酶缺乏者。


  2. 维生素K: 四烯甲萘醌是维生素K2的一种同型物,可促进成骨作用,能够增加OP患者骨量,降低骨折概率,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骨吸收。临床使用适应证为绝经后OP。服用华法林患者禁止使用。


  3. 锶盐:


  4. 中成药: 国内批准了数种治疗OP的中成药,在临床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能改善症状,减轻患者骨痛,但缺乏中成药改善BMD、降低骨折风险的大型临床研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需要进一步证实。


  (四)药物治疗相关问题


  1. 时机选择: 发生OVCF之前已在抗OP药物治疗的患者,可继续应用。既往未行抗OP治疗的患者,应根据BMD和骨生化标志物的检查结果,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长期抗OP治疗。


  2. 治疗时长: 抗OP药物一般需长期使用。治疗过程中需进行严密的随访,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和风险评估。用药时长有年龄、骨转换标志物反应、BMD检测、停药后疗效维持和用药安全性等因素共同决定。常用药物如双膦酸盐类在治疗3~5年后应重新评估用药受益和风险,如无新发骨折、BMD无显著下降、无新增的患病风险可考虑暂停治疗。PTH类药物使用时间不超过2年。钙和维生素D仍应按需要量维持使用。


  3. 联合治疗和序贯使用: 钙剂和维生素D作为OP的基础补充剂,可与骨吸收剂或骨形成促进剂联合使用。通常不建议同时应用相同作用机制的药物来增强抗OP治疗的效果。不建议双膦酸盐药物与PTH类药物联合使用。根据个体情况可进行不同种类抗OP药物的序贯使用。


  采用PKP治疗OVCF能迅速缓解疼痛,增强骨折椎体的强度和刚度,防止椎体进一步塌陷,取得良好的短期疗效。在围手术期及出院后进行规范的抗OP治疗尤其重要。


  〔本资料由朱明恕主任医师股根据《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抗骨质疏松规范治疗共识》(2018)编写〕


  (本共识刊登于《中华医学杂志》2018年第11期。如欲全面详尽了解,请看全文)


  2018.3.2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论坛规则|(渝)-经营性-2021-0017|渝B2-20120028|前往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药智论坛 ( 渝ICP备10200070号-7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4459号

GMT+8, 2024-5-18 04:2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