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智论坛

查看: 673|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酸奶变炸弹,炸伤女孩眼! 当心,这些食物会爆炸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15-7-8 10:27: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重庆
来源:大河网

今年6月14日,深圳女孩小叶在超市买了晨光牌酸奶,酸奶瓶身的生产日期是6月14日,18天的保质期。售货员也确认是当天上市的酸奶。买回家后就一直放在冰箱里。

过了几天,小叶打开酸奶,一喝觉得味道不太对,担心酸奶变质,便随手将酸奶扔进了垃圾桶。没想到,这一再平常不过的动作,却导致了第二天的 酸奶爆炸。

酸奶为什么会爆炸

国家三级公共营养师李莉说,酸奶在2—6℃的情况下,乳酸菌会暂停发酵,保证酸奶的新鲜和营养。一旦脱离了冷藏条件,乳酸菌就会加速发酵,产生胀气。

李莉分析说,小叶在第一次打开酸奶饮用时,感觉味道异常,有可能是因为生产厂家在制作过程中操作不严格,导致杂菌掺入;或是在运输过程中温度出现问题。

其次,小叶将酸奶扔在垃圾桶一夜,夏季高温导致酸奶内乳酸菌进一步发酵,产生了很多气体,当瓶内气体过多,压力较大的时候,就可能会引起爆炸。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7-8 10:28: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酸奶存放,请记住这三条
1、冷藏储存
酸奶买回家后,要尽快放在冰箱冷藏以控制里面的乳酸菌活性,使其活性平稳。放置在常温下,乳酸菌的活性因温度高会大大增强,一般两三天内就能达到顶峰,这时酸奶在口感上表现为酸度异常,也就是喝起来非常酸。之后,酸度会逐渐下降,但同时酸奶也跟着很快变质了,从外观看主要就是胀袋。

2、开封后尽快饮用
开封后尽快饮用,最好在酸奶开封后24小时内喝完,时间太久,空气中的杂菌会进入酸奶,或产生变质。一个成人一天最好饮用300ml的酸奶,适量的酸奶可以补充钙质和优质蛋白,过量会引起能量增多,所以在购买酸奶时,也建议大家根据人数选购酸奶。

3、酸奶涨袋不能喝
如果酸奶发生涨袋或味道变酸,即使在保质期内也要尽快扔掉。如继续饮用,易导致食用者产生腹泻等不良反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7-8 10:28:5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当心!这些情况下食物会爆炸!
1、保温杯装香蕉牛奶:深夜爆炸
香蕉牛奶保存在保温杯内会爆炸?没错!福州大学一女生就经历了这样一件事。“晚上市营一班一宿舍传出爆炸声,经检查,是一名舍友前天晚上榨了香蕉牛奶,放在保温杯中忘了喝,放到睡前时,保温杯爆炸,(香蕉牛奶)喷得床板地板到处都是。“网友“福大经管学院2013级市场营销1班”发微博称。网友怀疑是 香蕉牛奶隔夜存放,使得细菌繁殖膨胀,最终导致保温杯爆炸。

2、冷冻可乐:炸伤儿童
上海的一名男孩,从冰箱冷冻柜里拿出一听罐装可乐准备饮用,没想到,在开启拉环的瞬间,易拉罐突然发生了爆炸。当时因为气体喷发力度较大,爆裂的罐体碎片划到男孩脸上,伤口很深直接穿透脸颊。据医生说,孩子脸上会终生留疤。

日常饮用的碳酸饮料里面是有气体的,实际上就是二氧化碳。当我们把这个碳酸饮料放入冰箱的这个冷冻室以后,饮料中的液体就会凝固成冰,二氧化碳气体就会释放出来,就会增加瓶内的气体的压力。那么把这个从冰箱里面取出来以后呢,加之摇晃,那么就会容易爆裂 。伤及人身。专家也提醒消费者,跟碳酸饮料包装罐爆裂的原理类似,啤酒也不能进行冷冻保存,最佳饮用温度应控制在8到10摄氏度左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7-8 10:29:5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3、微波炉加热生鸡蛋:爆炸!
有网友做了各种各样的试验,比如将一个生鸡蛋放入盛水的食盒内,放入微波炉水煮;用微波炉加热剥壳的熟鸡蛋;在生鸡蛋壳上戳孔,放入盛水的食盒中再放进微波炉等,结局都是鸡蛋被炸裂。有市民用微波炉加热水煮荷包蛋,2分钟后去取碗时,蛋和玻璃碗被炸得粉碎。

因为我们平时用火煮鸡蛋时,热量是从外到内的过程,而用微波炉煮鸡蛋却正好相反。鸡蛋内部加热膨胀,而蛋壳却阻挡了气体的膨胀,所以就会出现爆炸。

4、啤酒瓶:成“手雷”
市民陈小姐在家附近的便利店购买了几瓶啤酒,无意中发现啤酒的生产日期是2014年,但瓶子的生产日期竟是2009年,相差5年!根据国家建议,啤酒瓶的使用期为2年。

啤酒瓶容易被引爆,这其中既有生产厂家的问题,也有消费者使用不当的原因。购买瓶装啤酒时,应仔细察看酒瓶身下部2厘米处是否有“b”字标记,在购买和饮用过程中轻拿轻放,啤酒的储存温度以5~25为宜,同时要注意避光保存。如万一不幸发生爆炸,消费者一定要保护好现场,特别要保留碎瓶实物、购啤酒凭据等物证,以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大河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论坛规则|(渝)-经营性-2021-0017|渝B2-20120028|前往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药智论坛 ( 渝ICP备10200070号-7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4459号

GMT+8, 2024-7-1 05:57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