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智论坛

查看: 7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中医为你解释 何为生命之源——元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15-3-12 13:57:0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重庆


    元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元气,《难经》又称“原气”;《内经》虽无“元气”或“原气”之称,但有“真气”之说。元气、原气、真气,三者的内涵是同一的,都是指先天之气。

    元气的生成来源是肾中所藏的先天之精,先天之精化生的元气生于命门,《难经·三十六难》说:“命门者……原气之所系也。”肾中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胚胎是其即已存在,出生之后,必须得到脾胃化生的水谷之精的滋养补充,方能化生充足的元气。因此,元气充盛与否,不仅与来源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有关,而且与脾胃运化功能、饮食营养及化生的后天之精是否充盛有关。若先天之精不足而导致元气虚弱者,也可以通过后天的培育补充而使元气充实。如《景岳全书》说:“故人之自生至老,凡先天之有不足者,但得后天培养之力,则补天之功,亦可居其强半,此脾胃之气所关于人生者不小。”

    元气是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的,《难经·六十六难》说:“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元气发于肾,以三焦为通路,寻星全身,内而五脏六腑,外而肌肤腠理,无处不到,发挥其生理功能,称为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

    元气的生理功能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而是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

    元气与肾气构成成分大致相同,因此所发挥的功能也基本相似。元气的盛衰变化体现于人体生、长、壮、老、已的自然规律。《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中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写,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这一“女七男八”的论述即体现了肾精以先天之精为基础,得到后天之精补充配合从而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的生理作用。

    元气通过三焦,布散全身,全面地促进和调控全身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例如,它能使心神兴奋,又能使心神宁静;既能发挥推动、兴奋、化气、温煦等属于“阳”的功能,又能发挥宁静、抑制、成形、凉润等属于“阴”的功能。因此,元气可以分为元阴和元阳,并影响人体一身之阴阳。《景岳全书·传忠录下》说:“命门为元气之根,为水火之宅,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同时,命门之水火、元气之阴阳之间的协调平衡才能保持脏腑出于“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

    总之,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是在元气推动和调控下进行的,元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元气亏少或元阴元阳失衡,都会产生较为严重的病变。

    当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增大,人们越来越关注身体健康,“养生”一词生活之中随处可见。其实,养生就是养元气。元气先由父母所赐,还靠后天水谷精微的滋养。先天不能由我们自己决定,但我们可以做到的是减少耗散先天之肾精,合理保养补充后天之精。正如《内经·上古天真论》所说,效法古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云南中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论坛规则|(渝)-经营性-2021-0017|渝B2-20120028|前往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药智论坛 ( 渝ICP备10200070号-7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4459号

GMT+8, 2024-6-14 00:18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