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智论坛

查看: 18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析体外细胞实验在毒理学研究上的作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20-8-3 10:40: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上海

在药物研究中,开展毒理学研究探讨某一化合物的毒性及其潜在危害,对于保证药品安全有效至关重要。在毒理学研究中可构建体外模型以及毒性评估,通过研究外源性有害因子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因子对生命细胞损伤作用规律,来探讨毒性作用机制。


青蒿素对世界范围内疟疾治疗做出了重要贡献,对青蒿素开展毒理学研究着眼于毒性效应的发现和毒性作用机制研究,归根结底为了更好地为人类临床用药服务。据文献报道,近年来,在开展的体外细胞实验,和在小鼠、大鼠、兔、犬和猴等的体内实验对青蒿素的毒性特点进行了深入研究,涵盖了多个种属和多个剂量和多种给药途径,发现青蒿素能导致神经毒性、胚胎毒性、遗传毒性、血液和免疫毒性、心脏毒性、肾毒性和变态反应等多种毒性效应。


细胞实验是体外检测指标,动物实验是在体内检测指标,有时候体内和体外对某个指标的检测结果可能有差别,相比动物实验而言,细胞实验可能会方便一点,成本也比做动物低,重复性较好。随着医学和毒理学研究模式的转变,同动物实验一样,体外细胞模型也已经成为毒理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如有研究者建立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致癌性试验原代小鼠肝细胞体外替代模型,以毒理基因组学方法对遗传毒性致癌物和非遗传毒性致癌物的潜在作用机制进行研究[1]。研究者改良两步胶原酶灌流法分离C57BL/6小鼠肝细胞,构建原代小鼠肝细胞三明治培养模型。原代小鼠肝细胞分别给予2个遗传毒性致癌物黄曲霉素B1(AFB1)、苯并芘[BAP]和2个非遗传毒性致癌物硫代乙酰胺(TAA)、匹立尼酸(WY)共培养24h及48 h后等等,然后进一步研究了致癌物可能的作用机制。该研究成功建立了原代小鼠肝细胞三明治体外模型,可用于研究遗传毒性致癌物和非遗传毒性致癌物的作用机制,有望作为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致癌性试验体外替代候选模型之一。


采用体外细胞实验来优化、减少或者替代传统的动物实验,在药物研发中至关重要。然而体外试验模型在毒理学研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毒性反应从体外向体内外推的问题,体外毒性试验难以预测慢性毒性等等。体外模型也不能完全替代动物实验,在进行化合物的毒性研究时,应全面考虑体内外实验的优缺点,权衡利弊进行实验设计。美迪西在药物毒理学研究方面拥有专业的团队和实战经验,可提供高质量的数据和快速的周转期以支持各项药物安全评价研究。毒理学研究可按照非GLP或者GLP标准执行,其服务对象主要有医药研发机构、药厂、医药公司、医院、学校等。


[1]建立原代小鼠肝细胞体外模型用于致癌物作用机制研究[J].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论坛规则|(渝)-经营性-2021-0017|渝B2-20120028|前往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药智论坛 ( 渝ICP备10200070号-7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4459号

GMT+8, 2024-5-1 03:3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