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智论坛

查看: 4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李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看2016年的医药格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16-3-14 08:10: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浙江温州

这段时间一直关注两会的动向,因为两会将决定2016年中国医药行业的政策走向。

除了关注参会的诸多医药行业的代表,笔者史立臣认为其实更应多关注政府层面的方向性政策,因为参会代表的提案还处于讨论阶段,这些提案如果真正的被采纳执行,估计需要较长的时间,或者干脆是下一届两会的政府政策的基础,而政府层面的提出的诸多内容,则是2016年将要执行的,或者落地的。

李克强总理在四次会议做了政府工作报告。在2016年重点工作中,就医药、医疗问题提出:

协调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健康是幸福之基。

1.加大投入:2016年要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政府加大投入,让更多大病患者减轻负担。中央财政安排城乡医疗救助补助资金160亿元,增长9.6%。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财政补助由每人每年380元提高到420元。

2.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加快推进基本医保全国联网和异地就医结算。

3.扩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范围,协同推进医疗服务价格、药品流通等改革。

4.深化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

5.加快培养全科医生、儿科医生。

6.在70%左右的地市开展分级诊疗试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财政补助从人均40元提高到45元,促进医疗资源向基层和农村流动。

7.鼓励社会办医。

8.发展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

9.建立健全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保护和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10.完善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配套政策。

11.为了人民健康,要加快健全统一权威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严守从农田到餐桌、从实验室到医院的每一道防线,让人民群众吃得安全、吃得放心。

从上面标注的关键词我们可以看到,2016年:医保支付、公立医院改革、医疗器械审批、分级诊疗、社会办医、中医药、两个孩子、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这八个关键词将成为影响医药、医疗行业的主要方面。

分级诊疗、全科医生

在70%左右的地市开展分级诊疗试点,这个范围已经非常大了,也就是说,我们将面临诸多的医药、器械和耗材向基层分流量最大的时期,这是前所未有的,70%的份额,完成基本需要强推,强制推行,现有分级诊疗的做法是切割大医院门诊,丰富基层医疗单位的医生数量,那么,2016年,我们在公立医院尤其是三甲医院的药品、器械和耗材的销量都会有非常明显的下滑态势,基层医疗市场的药品,器械和耗材销售量将会有较大的提升,布局各个层级的基层医疗市场,将成为制药企业、医药商业企业和医疗器械企业必争的市场,现在很多药企在基层医疗市场的布局非常弱,在公立医院的布局较强,这种情况将会导致一些以公立医院为主要销售渠道的药企竞争力下降。

同时,哪些活跃在基层医疗市场的销售 人员,将获得空前的重视,也会获得很不错的发展良机。

同时,分级诊疗将为BAT等布局医疗市场的平台和信息类企业带来巨大的机会,因为分级诊疗其实就是医疗资源的再次重新分配,而这需要大数据支持和平台支持。

公立医院改革 社会办医

公立医院改革涉及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支付方式、人事薪酬、分级诊疗等众多公立医院改革当中的关键问题。

其中之一就是扩大医院经营自主权,这会让药企头痛的二次议价成为普遍趋势,但也会给新药更多的机会,可以以较短的时间进入医院。

其中之二是推进社会力量参与公立医院改革。笔者史立臣认为按照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将会消减公立医院数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院改革进程,所以,2016年将会有大量的资本涌入医疗市场,由二级医院及以下专科医院、养老机构、康复机构将较大规模出现。

合理把控公立医院数量、布局和结构,鼓励企业、慈善机构、基金会、商业保险机构等社会力量办医,扩大卫生资源总量。鼓励采取迁建、整合、转型等多种途径将部分城市二级医院改造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专科医院、老年护理和康复等机构。鼓励社会力量以出资新建、参与改制等多种形式投资医疗,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中医药、民族药

发展中医药是我国的近两年确定的政策,目前较之前些年,政策扶持力度空前大,但很多药企目前还没搞明白国家到底扶持中医药哪些方面,以至于,总是低头生产中药、销售中药,于是被以西医为主体的公立医疗机构频频阻击,很多与会代表抱怨:很多医院把中药作为辅助类药物,甚至拒绝进入,很有意思,这些中药企业指望西医为主体的公立医疗机构大量的销售中药,不仅现在,未来也一样,不靠谱。尤其国家在扩大医院自主经营权,以后更难。这个路子是不对的。

估计2016年,民族药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医疗器械审批

看来药品审核审批趋严后,也轮到了医疗器械了,未来生产假冒伪劣医疗器械的企业估计日子不好过了,但是,中国大部分医疗器械企业是弱小的,散乱的,指望很多中小医疗器械企业生产高质量的器械和耗材,有点困难。于是,估计国家会推进医疗器械行业的集中化程度,通过集中,来提升研发能力,生产能力。2016年,医疗器械市场会趋严,但国家也给国产医疗器械留够了足够大的发展空间:基层医疗市场,就看医疗器械企业怎么布局了。

儿科医生 两个孩子

一方面儿科医生待遇提升,数量增多,另一方面,婴幼儿数量放大,笔认为这个结果就是,儿童药、儿童卫生用品大规模放大,而我国,儿童药缺乏,儿童卫生用品缺乏,这真是一个大蓝海,谁看到了?还不尽快布局?

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

这是贯彻习主席的一句话: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加快建立科学完善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所以,2016年,整体监管和检查都会强化,哪些还在侥幸和观望的企业,不用等了,洗洗回家吃饭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论坛规则|(渝)-经营性-2021-0017|渝B2-20120028|前往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药智论坛 ( 渝ICP备10200070号-7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4459号

GMT+8, 2024-6-10 23:1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