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智论坛

查看: 59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水栀子冒充栀子 使用时要注意鉴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13-6-25 14:27: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河南焦作
栀子又称越桃、黄栀子,为茜草科植物山栀的果实,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常用中药。生于低山温暖的疏林中或荒坡、沟旁、路边等地,每年10月间果实成熟果皮呈黄色时采摘,除去果柄及杂质,上屜蒸半小时或置2%的明矾沸水中略烫,取出烘干或晒干即可入药。其性寒味苦,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热病心烦、黄疸尿赤、血淋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以及扭挫伤等症。市场上发现有一种同科植物水栀子伪充栀子出售,使用时要注意鉴别。  真品栀子   外观呈椭圆形或长卵形,长约1.5~3.5厘米,直径1~1.5厘米,表面有翅状纵棱5~8条,顶端宿萼残存,有非腺毛,多碎断,果皮薄而脆;闻之气微,口尝味微酸而苦。用乙醇溶液进行荧光测试,真品测试呈蓝色。
  伪品水栀子   外观为长圆形,长3~7厘米,个儿比真品大,表面有翅棱6条,较凸出,且多卷折,顶端宿萼较大,无非腺毛,果皮较厚;口尝鼻闻与真品相似,但用乙醇溶液进行荧光测试不显蓝色。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栀子的水及醇提取液有明显的利胆作用,对许兰氏黄癣菌、腹股沟表皮癣菌、红色表皮癣菌等多种真菌有抑制作用;制成流浸膏有镇静、降压作用;所含的去羟栀子苷有泻下作用;制成油膏可加速软组织的愈合,而伪品水栀子虽与真品为同科植物,但不具有这些功效,故不可代替栀子使用。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6-25 14:27:3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南焦作
看贴要回帖啊!~同志们!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论坛规则|(渝)-经营性-2021-0017|渝B2-20120028|前往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药智论坛 ( 渝ICP备10200070号-7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4459号

GMT+8, 2024-6-17 06:17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