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智论坛

查看: 69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绿金视点】2012后黄连价格走势之我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12-12-17 17:03: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南京
作者:绿金在线重庆市石柱县黄水镇道地药材服务中心 庄金昌

黄连,素有“中药抗生素”之美称,是我国四十种大宗药材之一,也是三十种名贵中药材之一。它的分布较广,但主要产于重庆和湖北交界处的七跃山区,这里同被称为“中国黄连之乡”,年产味连占全国黄连总产量的80%以上。

    黄连,由于其生长期长,短期互补性差,且易于储存,成为广大中药材商看好的品种。但由于其从2005年—2009年长达五年的时间里,价格一直在30—35元/公斤的低价位之间振荡徘徊,行情萎靡低迷,让很多商家逐步失去了信心,即使在2011年、2012年的缓慢升温中,也都经历了频繁涨跌的反复调整过程。目前,在中药材这一板块里,黄连经营如同“鸡肋”,似乎是营之无利,弃之可惜。

    但是,作为药材经销商,我们必须宏观把握,微观分析,要在低迷的行情中认真分析,并看穿一些表面现象,从中发现商机,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绝不能让那些短期而随意的舆论干扰了我们的决策。

    那么,我们从2011、2012两年黄连价格频繁涨跌的背后,究竟看到的是巨大的商机呢还是潜藏的陷阱?

    我们知道,黄连的价格无论高低,最终都必须是要用来衡量黄连价值的,而左右黄连价格的价值因素主要是由生产成本、需求、产量、人为拉动和当今的社会环境等因素来决定的,那么我们现在就从这几个方面来就黄连今后的价格走向作进一步的解析。



一、黄连的生产成本

    黄连的生产成本构成比较复杂,主要有地块及林木成本、种苗及肥料成本、人工成本三大项。我们知道,一亩黄连的土地无论是自有还是租用,它都是有其本身价值的,而且搭一亩棚还需砍伐一亩山林,这一亩林木的价值也是可以计算的。我们姑且撇开这些不算,只计算种苗、肥料和人工成本就有:1、亩用种苗8万株左右,按十年来种苗均价120元/每万株计算,即8*120=960元。2、肥料投入:第一年350元,第二年450元,第三、四、五年各600元,合计2600元。3、人工成本:搭棚2700元,除草施肥等管理按每年亩用工30个计算,每工日按社会工资80元计算,即30*5*80=12000元。收连:剪炕2400元,合计总成本是每亩20660元。我们以每亩产成品连200公斤左右计算,即黄连的公斤成本价是100元左右。以12月份黄水市场市价65元/公斤计算,即连农每生产1公斤黄连,仍有35元的亏损。


二、需求及货源数量

    首先,我们来看目前黄连的库存及产新情况。据不完全统计,在10-11年黄连高价位期间,四川有药企建仓囤货,预计当前仍有3200吨左右100元以上高价位库存,但该库存相对新货竞争力不足,且因当前价位相对较低,暂无出仓可能,姑且排除于市场之外。那么目前黄连的库存量(包括今年的产新数量)有:全国黄连最大产区石柱黄水1500吨;成都市场及峨嵋、彭州等产区1000—1200吨;安国市场400吨;亳州市场300吨;湖北及周边产区700吨;如果再加上其它的社会库存约500吨,共有4500吨。而由于2009年前黄连行情的持续低迷,让药农蒙受了很大损失,失去了种植的信心和管理的积极性,不仅种植面积大幅下降,而且荒芜程度也很高。今后五年黄连的的大幅减产已成必然,据各地减产情况统计:重庆黄水产区700吨;湖北利川产区500吨;峨嵋、彭州产区300吨;其它零星产区200吨。即在今后五年内,黄连每年将减产1700吨,并可能还有逐年上升趋势。而就目前4500吨的货源量来看,我们国内的年需求量是3500—4000吨,年出口韩国、日本500吨,仅基本持平而已,这还包括前几年黄连供大于求所产生的积压存量,这从当前市场上流通的货多是2010、2011年的存货可以看出。如果随着今后几年减产的压力加大,以前的存量告罄,那对黄连价格的走向将产生什么影响呢?


三、人为因素对黄连价格的影响


    人为因素主要是指国家政策对市场的干预作用和大客商操纵市场价格的作用。目前国家对森林生态有了进一步的保护政策,很多地方尤其是黄连的最大产区重庆黄水,作为旅游区,毁林搭棚受到进一步遏制,各地黄连的栽种面积进一步受到限制。国家对一个关乎较大范围民生问题的一个重要产品长期处于过剩状态不会置之不理。政策与市场的合力,必将使它迅速地趋于平衡。

    长期以来,在市场上操控黄连价格的幕后操盘手也无时不在,我们不能忘记在1994年的时候,黄连价格达到每公斤14元的历史最低点,伤心之极的药农纷纷弃种,种植面积也由此降到了历史最低。这也是导致一个种植周期即五年后的2000年黄连暴涨至280/公斤的根本原因,当时黄连的这一困难局面反映到政府,最后由中国药材总公司牵头,把部分好货收储到国家储备库,从而根本上抑制了黄连继续烂市的局面。当时也还有几家公司看到了这个短期互补性极差的品种,在今后要恢复生产极不容易,抓住商机,果断购货跟进。这是一次极需耐力的挑战,直到1997年,价格才缓升到25—28元/公斤。到了1998年,多数经营者开始觉醒,一时市场人气大增,价格也一下拉升到50元/公斤左右。但是当时的产新量已经很少,需大量存货救市,一些社会闲散库存于是涌进市场,此时大户们立即停止吸货,于是黄连又开始垮价,这使得散户们发动的价格拉升攻势无功而返,很多人因此而元气大伤。直到1999年,庄家把产区和市场上的好货都俏俏收购完了,在42元价位已收不到大货时,开始直接跳出来在市场上公开购货,强力进行价格拉升,到2000年价格被拉升到每公斤110元,许多经营者开始经不起高利润的诱惑,纷纷抛货。庄家和大户们经过几次这样的大清洗,货源基本都掌握到了他们的手中。到了2000年中期,他们发动最后的冲击,把价格拉升到了每公斤280元的天价。价太高只有药厂投料和配方所需才购进,市场销售减少,大货走动不畅,许多中小散户急于抛货,价格也很快回落到200元/公斤左右。此时,中国药材总公司见价格已达预期目的,开始分销库存。2001年时,由于新货上市,价格一度回落到85元/公斤左右,庄家和大户们又开始了价格保卫战,不出货反而收货强力拉升市场,价格一下又被拉到160/公斤左右,一直维持到2002年。非典时期,药商们也曾用手中前期赚到的钱,强力拉升过市场,价格一度从120元/公斤拉升到170元/公斤。

    其实,在任何时期的黄连价格涨跌中,我们都能看到这些或大或小的幕后操盘手的身影。前几年,由于库存实在太大,积压过多,非极大的经济实力难以操控,他们才稍有收手。不过,随着黄连供求关系的逐步倒向,他们还会一直沉默下去么?



四、影响黄连价格因素的其它社会环境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随着生态保护的加强,黄连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将逐年呈下降趋势。2、随着社会分工价值的体现,许多青壮劳动力家庭纷纷外出打工,基本弃种,已种面积也多荒废,老弱家庭受劳动力的影响,种植面积有限。3、由于黄连价格近十年来的走低,其使用成本也相对降低,一些新领域在对黄连的开发利用方面的研究成果已日臻成熟,并将逐步市场化。4、随着黄连药用价值的提高,今后在全球的应用范围将不仅限于中、日、韩三国,还将进一步扩大。

    总之,由于黄连在目前的实际消化加快,需求量的逐年增加,今后至少2—3年产新量的逐年递减,经营商的守货止损和药农的停收观望,都决定着黄连的价格有触底反弹的趋向。


沙发
发表于 2012-12-18 09:11:2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北碚区
价格上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2-12-18 11:38:2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海南海口
价格上涨已成必然 砂仁今年上涨也比较疯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论坛规则|(渝)-经营性-2021-0017|渝B2-20120028|前往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药智论坛 ( 渝ICP备10200070号-7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4459号

GMT+8, 2024-6-15 20:07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