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智论坛

查看: 112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药注射液也要辨证使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11-7-5 11:21: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重庆涪陵区
导致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制剂的质量问题、应用中的不合理配伍、病人的特异体质等等。此外,还有一点不容忽视的是中药注射剂使用中的废医存药——即没有辨证应用的问题。  
    通过多年临床观察认为,绝大部分中药注射剂除药理研究结果外,仍具有其原药的寒热温凉补泻药性,而这些药性作用非药理研究所能概括,这也是中药注射剂与西药的不同之处。中医用药讲究辨证,所谓辨证主要是辨别疾病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性质,这是中医治疗疾病的特点,也是中医的灵魂。中药注射剂也是中药,所以理应按中医用药原则使用才能充分发挥疗效。
  例如,生脉注射液具有益气养阴,复脉固脱作用,用于气阴两亏,脉虚欲脱的心悸、气短、四肢厥冷、汗出、脉微欲绝等证。临床常]用于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等疾病的治疗。根据生脉注射液的组方特点,其应用证候为虚证、脱证。心肌梗死、心源性休、感染性休克等疾病往往表现为中医的“脱证”,生脉注射液的固脱作用可迅速、有改善心脏功能。此外,气阴两虚证也是生脉注射液的适用病证,对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2型糖尿病、慢性病毒性肝炎等疾病辨证属气阴两虚症候者亦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药理研究表明,生脉注射液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心输出量,改善左心功能等诸多作用。但是,如仅据药理研究不加辨证地用于“
脱证”以外的疾病,就难保证疗效。例如,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伴有高血压或高脂血症者、肺心病伴有呼吸系统急性感染痰多者、病毒性心肌炎伴有表证发热者应用生脉注射液时就应慎重,因此时虽然有心肌的缺血缺氧改变,但中医辨证往往为虚中挟实证,应用不当可致痰浊痹阻心脉诱发心绞痛或血压升高、痰浊壅盛于肺加重肺部感染以及表证不解持续发热等病症,形成中医所谓“闭门留寇”之患,其结果是病情更复杂而不易痊愈。所以,心血管急症以外的慢性病症应用生脉注射液时必须注意辨证,应首先辨明属于虚证,再辨明属于虚证中的气阴两虚证,在把握了应用证候时才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不加辨证应用中药,等于废医存药,不仅疗效不佳,还会因药证不符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所以,应该使临床医生形成辨证应用中药注射液(包括中成药)的意识,并对中药说明书提出如下建议:
  1.生产厂家应在药品说明书中加入中医辨证用药的相关指导内容,尤其是复方制剂,至少应有大体证候的提示。例如生脉注射液,应注明“属中医补益类方剂”,其大体适用证候为虚证,或虚证中的气阴两虚证,如能加上证候、舌象脉象特点更好,使临床大夫对该药有最
起码的宏观证候的把握。
  2.药品说明书中还应加入相关中医禁用证候的提示。还是以生脉注射液为例,应注明“禁用于实证、热证”的说明。
  3.单味中药提取制剂药理成分较单一,大多数可以药理研究作为用药依据,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少,应用范围相对较广。但说明书亦
应有除药理研究之外有关中药药性的提示。例如,黄芪注射液应注明“补益类中药”,丹参注射液应注明“属活血化瘀类中药”,让使用者准把握应用指征。
  总之,不能辨证应用中药注射剂的问题不容忽视。强化中医辨证用药意识,尽可能把握中医用药指征,就可减少中药注射剂使用的盲目性,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该贴已经同步到 行走江湖的微博
沙发
发表于 2011-7-7 21:48:4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新疆
现在中药注射剂说明书写的太专业了,好多西医根本搞不懂什么虚证、实证、热证,所以用起来必定会有许多不合理的地方,而药剂科的人员也搞不懂,根本没法点评和干预。真的让人很困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1-9-29 15:09:3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对啊,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论坛规则|(渝)-经营性-2021-0017|渝B2-20120028|前往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药智论坛 ( 渝ICP备10200070号-7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4459号

GMT+8, 2024-6-5 19:5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