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智论坛

查看: 1269|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药品监督工作介绍》—吴浈(录音记录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12-11-12 10:54: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湖南长沙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吴浈副局长
《中国药品监督工作介绍》
(录音记录版)
——第二十四届中国医药信息发布会 2012.11.9 广州

    当前医药发展态势很好,好有几个特征:
    1.现在包括将来医药经济仍然处于高速发展期,高速发展态势保持在今后若干年。
    十八大之后仍然是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挑战和机遇并存,机遇大于挑战。GDP增长在预期内有所下行,各行各业出现增长乏力,在这些行业中,药品是为数不多的高速发展产业之一,今后仍然处于高速发展期,这是由中国经济决定的,由中央政策理念决定的,这些年政府对医疗的投入一直保持两位增速,预计2020年医疗卫生的总量是现在的倍数或者若干倍数。与之相匹配的药品也将是倍数增长,市场容量到2020年一定会有数以万亿计的增长空间。也决定我们的增长还会保持高速,这种趋势不会变。
    2.全球竞争和国际合作。
    高度发展和巨大的空间有着强烈的吸引力,不仅对国内企业,对全球的制药企业也是有巨大吸引力,过去是投资金,买块土地办工厂,接着是产品来了,然后研发也来了,资金、产品、技术都来了。过去生产领域参与竞争,现在流通领域也参与竞争,过去高端产品参与竞争,现在低端产品也进入了,以前是化学药品参与竞争,现在是生物制品,包括疫苗也来了,一句话,全方位来了。狼是真的来了,来了抢占这块市场。这块蛋糕怎么切?前两年南方所给出数据,说两分天下有其一,合资进口占整个药品的二分一,这些年过去了,总体没有变化,但是总体略有调整,国产占比略有上升,2-3个百分点。到2020年还有八年,我们的蛋糕是不是还会这么切?在外资进入的情况下,国内竞争已经国际化,这种竞争是被动的,但也蕴含着大量合作,外资和国内的合作也是全方位的,过去搞单独办厂现在合资,过去单独研发,现在与研发公司合作。但是这种合作还不够,我们还在守土,在经济全球化,市场高度融合的状态,应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产品必然要走出去,国际合作不能只发生在本土上,要走出去。现在我们资金已经走出去了,产品正在走出去,现在研发在国内研发的同时,也在进行国际合作。刚刚起步,任重道远。
    3.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面对激烈竞争,我们靠什么?实力。与虎谋皮、狼口夺食,没有能力做不到,现在一个好的趋势是整个医药行业在发生重大变化,一是做大二是做强,兼并联合的趋势非常明显,过十亿、过百亿的企业优先出来,规模做大了,竞争就强了,规模做大了,产业集中度就高了,一个企业的规模就是他的竞争力,规模越大竞争力越强。一个产业的集中度是一个国家的竞争力,集中度越高,控制能力越强,集中度不高,企业分散,在国际市场上比拼的时候,永远是小帆船在和航空母舰博弈,当产业集中度超过60%70%时候,那时候我们过千亿的企业就会出来,进入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就会强,这几年趋势很好,就还在联合、重组、兼并、规模做大,而做强就要靠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全球化。过去我们的企业以生产为主,现在是生产研发并重,过去研发始终是定位在仿制药,现在是仿制和创制并重,过去是买数据实现研发目的,现在是买数据和自力更生实现研发。现在药品的质量确实提高了,让我们药审中心的同志审的很有劲,以前仿制药审的实在是无聊。现在一些创新药在国际上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4.现在还处于矛盾凸显和高度风险时期。
     药品这几年高速发展带来成绩,但仍有几个“没有变”。一是多小散乱格局没有变;二是高速发展中不合理结构、矛盾凸显没有变;三是产业基础薄弱的状况没有变。在变的是高速发展的医药经济和公众对药品安全需求。社会包括媒体对药品如此高的关注,公众对药品质量安全容忍度是零,但是落后的产业基础决定了,我们不能满足公众如此要求,所以必然矛盾凸显。激烈竞争和落后格局必然会导致矛盾凸显。毒胶囊事件才过去半年,好了伤疤不要忘了疼,这是太低端、太无知的错误,不得不反思,系统性风险比药品质量事件更可怕。一件事可能动摇国民对本土药品的信心。毒胶囊事件本质是质量意识低下、社会责任和道德意识缺失,对公众健康负责担当的缺失,做药不能有污点,不能无视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公众对药品有意见请你们理解,应该努力担当起责任。

    当前形势一句话概括,总体稳中向好,不可松懈不容乐观,好是指产业发展,不好是指药品监管的压力,仍然处于高压管理阶段,现在管理丝毫不能松,松一点就会出大问题。

    现在我们要把握机遇,把挑战变为发展的动力。现在刚刚开始的国际合作国际竞争、正在进行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必须要大力支持和积极鼓励,作为药监部门也要为公共健康有所作为,保护公众用药安全有所作为。
    下一步的工作措施、策略和政策:一手抓打击、抓差错,把害群之马清除出去;一手抓管理、抓规范,促进健康发展。
    监管朝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努力,我们有几个“抓手”
1.       以新版GMP为抓手,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促进国际接轨。
    工信部、卫生部、发改委、药监局讨论中形成一致意见,正确引导企业走健康的道路,引导企业按期完成。通过GMP实施对整个医药行业能力和水平有明显促进,对把关严肃,以期达到国际接轨的目的。这版与欧盟、美国、世卫比较没有差距,真正是实施过程中大差距。我们的弱点在管理,改造一定要狠下功夫,在管理上提升上去。我们鼓励企业通过,但是并不是要放宽、并不是要延迟,一定范围内有所坚持。
2.       注册审批促进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生命力,是一个民族的动力。
    胡锦涛书记讲到创新包括原始创新、基础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原始创新就是要研发新药、基础创新我们可以联合、可以组合,再创新就是仿制基础上的改造。仿制药也有创新,仿制药仿得一模一样是很难的。仿制药水平很高时候,我们离创新不远了。如何支持国家重大专项创新。如何支持创新药快速进入审评,如何调整我们对仿制药的审核策略,应用上市价值评估手段,让那些好的仿制药尽快上市,大量重复的仿制药如何淡出,真正把我们有限的资源用在公众支持上,这些以后都会有文件出台。对临床急需的产品我们会以最快的速度通过审评,保证供应
3.一致性评价提高现在上市药品质量。
   现在上市药品很多,效果如何很多医生讲,药品质量差距太大。有的仿制一样疗效不同,有的仿得一样效果不好,仿制水平不高。2007年新的注册办法实施后,仿制药水平已经有很大进步,“新、优、同”这个“同”字要求一摸一样,更多是2007年之前仿制上市的,这个仿制有没有经过严格的比对就上市了,卖的很便宜,但是疗效也不确切。最近我们就对2007年以前上市的化学药品进行一致性评价,和原研药做硬性的比对,比对内在物质是不是一模一样,生物等效性,如果相同就是仿制。这项计划列入药品安全“十二五”计划中,国家准备拿出钱来做,准备若干年来做,12年完不成,56年还不行,810年还勉强。这是对之前的补课,很多地方批的,现在要补上这一课。
    很多国家,比如日本在上个世纪末,用了8年时间完成500个上市化合物一致性评价,也是过去对原研比对做的不深刻。如果说我们企业的创新能力有所提升,一致性评价实现预期目的的话,中国药品一定能走出去。
我们才刚起步,薄弱就在上述3点,要走出去,第一个条件仿制药最重要的就是一致性评价,数据不一样,再好的设备也不行,第二条件GMP保证产品质量稳定,有持续的创新能力的话,中国的药品就能更多的参与国际竞争。需要企业主动参与,自主进行,产业的净化和监管的目的是一致的,有矛盾就要发展和监管的不科学性,以上只为个人之见,不代表国家局,供大家参考。
沙发
发表于 2012-11-12 11:02:5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西宜春
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2-11-12 11:23:5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海南
老大也玩录音控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2-11-12 13:36:4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funk::fun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11-13 18:51:4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云南昆明
老大你还有几个问题没有回答我的在这里我找到了几个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论坛规则|(渝)-经营性-2021-0017|渝B2-20120028|前往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药智论坛 ( 渝ICP备10200070号-7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4459号

GMT+8, 2024-6-10 20:1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