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智论坛

楼主: youme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合理用药知识100问

[复制链接]
51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3 13:33:0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39.儿童用药有哪些注意事项?
儿童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许多脏器发育尚不完善,肝、肾的解毒和排毒功能以及血脑屏障的作用也都不健全。所以,用药一定要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要注意下面“四忌”:
—忌滥用维生素。不要以为孩子吃了维生素有益无害。其实吃多了并不好,如维生素A、维生素D,吃多了会出现厌食、发热、烦躁、哭闹、骨关节痛、多尿、肝肿大及肾脏损害。维生素C用处虽多,但大量服用也会引起腹痛、腹泻等症状,以及出现药物中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3 13:33:1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二忌滥用抗生素。不要孩子一生病,不管什么原因就使用氯霉素、链霉素。如果长期使用链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会对听神经造成影响,引起眩晕、耳鸣,甚至耳聋。使用氯霉素可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8岁以内的孩子,特别是新生儿,服用四环素、土霉素容易引起牙齿变黄,并使牙釉质发育不良,所以小儿不用四环素、十霉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3 13:35:5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三忌滥用解热镇痛药。儿童发热的原因,也许是普通感冒、扁桃体发炎,也可能是麻疹、肺炎、脑膜炎等严重疾病。在没有查出病因前,滥用解热上痛药,会掩盖病情,妨碍正确诊断,耽误治疗。特别是幼儿高热时,如果使用解热止痛药不当,还会引起出汗增多、体温突然卜降而发生虚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3 13:36:0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四忌滥用丙种球蛋白。有人把丙种球蛋白当成补药,其实丙种球蛋白主要作用是预防麻疹、甲型肝炎、腮腺炎和脊髓灰质炎,对其他传染病的防治效果不可靠。由于丙种球蛋白是用人血或胎盘血制成,滥用可能出现荨麻疹等副作用,所以不能把它当成补药滥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3 13:36:2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40. 小儿为什么不能随便服用成人的药?
小儿不能服用成人的药,主要因为:小儿用药剂量与成年人的用药剂量差异很大,有的不是简单地由体重推算出来的,而是根据小儿的生理机能及其对药品的敏感性确定,用量过小可影响疗效,过大可能发生毒性反应,故家长不宜给小儿盲目用药。有的药品只适于成人,如四环素、土霉素、多西环素(强力霉素)等抗菌药,8岁以下的儿童不宜应用,否则可致骨骼、牙齿损害,引起“四环素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3 13:36:3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41.哪些药可能影响儿童的健康?
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有可能损害儿童的听神经,引起耳聋;多黏菌素、去甲肾上腺素能引起儿童的肾脏损伤:胃复安能引起一些儿童的脑损伤;氯霉素可自乳汁中分泌,对早产儿和新生儿均能引起不良反应,发生“灰婴综合征”:四环素、诺氟沙星(氟哌酸)、左氧氟沙星(利复星)等药物能影响幼儿牙齿、骨骼的发育;感冒通能引起儿童血尿;萘甲唑啉(滴鼻净)能引起儿童中毒等。因此,儿童用药的选择应特别慎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3 13:37:0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42.高血压患者用药有哪些注意事项?
高血压病一旦确诊,就应合理、安全、地服药治疗。现介绍其用药五忌:
(1)忌突然停药。长期服用降压药的高血压患者,如果突然减量或停药,可使血压反跳而引起一系列反应,称为降压药停药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血压突然急剧升高,头昏、头痛、乏力、出汗等;有的因血压骤升而并发心血管痉挛、心肌梗死或脑血管意外而危及生命。这是由于长期服药使机体产生耐药性和依赖性,突然停药而出现反弹现象,血压反而升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3 13:38:3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2)忌快速降压。血压降得太快太低,使脑、心、肾的供血减少,可诱发心绞痛、肾功能衰竭、缺血性中风等。因此服药时要严遵医嘱,不得擅自增加药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3 13:38:3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3)忌不择时服药。高血压患者以每天上午7~9时,下午3—6时的血压最高,午夜最低。因此,研究发现把传统的—天3次服药法,改为在血压自然波动的两个高峰期前半小时用药,以便更有效地控制血压升高。轻度高血压病人忌睡前服药;中、重度患者入睡前只能服白天用量的1/3,而且应在睡前3~4/小时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3 13:38:5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4)忌不定期检查。定期检查血脂浓度是反映用药是否合理的重要程序。有人认为,若治疗6周未见血脂升高,说明所用降压药安全、合理、有效,可继续服用,否则就应改用其他药治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论坛规则|(渝)-经营性-2021-0017|渝B2-20120028|前往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药智论坛 ( 渝ICP备10200070号-7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4459号

GMT+8, 2024-7-1 05:5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