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智论坛

查看: 1599|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辉瑞:并购圣手的收放自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16-11-23 10:28: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重庆永川区

在这个并购频发的产业中,辉瑞(Pfizer)可说得上是并购圣手。大家所津津乐道的主要是其大手笔的并购案子:并购华纳-兰伯特获得重磅炸弹立普妥、并购惠氏获得疫苗和生物制品等。很少有人将注意力放到其出售和剥离业务这个角度上来。

之所以将辉瑞称为制药产业的并购圣手,笔者认为,首要的是因为其并购和出售都有战略上的考量,并购和出售仅是其实现战略的手段,在收购核心战略业务的同时,不断处理和出售非战略性业务,不管该项业务当前阶段是否给公司带来净收益。

此前,已有很多文章分析辉瑞并购战略及其实施,因此,本文则换一个角度来看——在并购的同时,辉瑞如何通过不断的出售资产和业务,集中自身优势于处方药业务。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3 10:28:2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永川区
1.辉瑞并购成长史

以并购为视角,我们可以将辉瑞的成长分为三个阶段:



辉瑞真正开始进入并购时代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

二战结束后,作为其收入支柱的青霉素业务的市场份额持续下滑,从1945年的50%以上迅速下滑到1947年的23%。虽然,在接下来的十年里,相继推出了土霉素、多西环素等新抗生素,以及治疗糖尿病、精神疾病的药物;但是,到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其新产品的产量也出现下降,而同时药品价格控制也笼罩着整个制药工业。

在这种环境下,辉瑞大规模启动并购战略,在1950年到1990年之间的40年时间里,总共收购了将近40家企业;这段时间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950年到1970年,完成了多元化业务并购,从处方药延展到非处方药、化妆品,甚至到毫不相干的石油钻探、专业金属和材料领域;第二个阶段是1970年到1990年的20年时间里,辉瑞重新将注意力放在健康保健产品领域,通过并购进入了医疗装置和医院保健产品领域。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辉瑞开始重新审视自身业务,将重心放在增强自身核心业务——处方药上。因此,从1990年开始,同时使用并购和出售手段对业务进行重组,在25年的时间里收购了40多家制药公司,同时,把跟处方药不相关的业务都进行出售或分拆上市(包括19世纪作为公司收入支柱的柠檬酸业务,通过多次收购形成的动物保健业务、OTC业务、医疗器械业务,以及,食品添加剂业务、明胶业务、日用品业务等),将所有的投入都集中到处方药领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3 10:28:3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永川区
辉瑞并购成长历程概要(1950s~20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3 10:28:4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永川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3 10:28:5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永川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3 10:29:0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永川区
资料来源:

[1]辉瑞1994`2015年的年报.

[2]ShapingtheIndustrialCentury-TheRemarkableStoryoftheEvolutionoftheModernChemicalandPharmaceuticalIndustries(Chandler,AlfredDupont,HarvardUniversityPress,2005)

[3]辉瑞——为世界健康护航(彭剑锋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4]TheLegendofPfizer(JeffreyL.Rodengen,WriteStuffSyndicate,1999)

[5]辉瑞官方网站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在1990年之前,辉瑞只是为了获得更多的业务而进行的收购;但是从1990年开始,并购重心转到健康相关的产品上,而且在进行有针对性并购的同时,开始大规模出售其自身业务,逐步形成了以处方药业务为核心的并购/出售策略。

对于上表,我们换一个角度来考察,以同一业务/企业的并购和出售时间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辉瑞对于收购的业务的持有时间从1年到41年不等,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收购的很多业务在持有时间基本上都在5年以内就出售了,这跟辉瑞越来越清晰的确定处方药业务作为核心业务有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3 10:30: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永川区
辉瑞部分业务的并购和出售时间



从做大到做强的转变,在这里有了充分的体现,辉瑞对并购手段的使用,达到“收放自如”的境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3 10:30:2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永川区
2.辉瑞并购投入及出售收益

从1990年开始,辉瑞开始大规模进行并购,同时,也通过出售非核心业务来将资源集中于优势的处方药业务,下表为辉瑞在1990年至今的每个年度的并购投入和出售业务损益情况:

辉瑞并购投入及出售收益(1990-2014)

单位:百万美元




根据上表,我们整理成了便于分析的柱状图。如下图所示,1990年-2000年之间,并购交易规模相对较小,基本上在1亿美元以下,总规模约23亿美元,平均每年的交易规模在2.3亿美元左右;当2000年之后,并购转向其核心的处方药业务时,并购交易规模显著大幅提高,基本上在4亿美元以上,2000年-2014年的交易总规模约2280亿美元,平均每年的交易规模在150亿美元以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3 10:30:3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永川区
辉瑞历年并购投入(1991-2014)

单位:百万美元





为了更好地进行分析,我们剔除2000年对华纳-兰伯特900亿美元的收购、2003年对君王制药560亿美元的的收购以及2009年对惠氏680亿美元这些交易规模在100亿美元以上的巨额交易。
如下图所示,即使剔除上述巨额交易,2000年-2014年的交易总规模也达到了约140亿美元,平均每年的交易规模在12亿美元以上,远超过1990年-2000年平均2.3亿美元的交易规模。

辉瑞历年并购投入(剔除百亿美元大交易)

单位:百万美元




如下图所示,2000年以前,辉瑞很少通过出售自身的业务获得收益,只在1992年和1998年获得较大收益,十年间合计获得约17亿美元的收益,年均收益约2亿美元;但是,在2000年之后,发生多次大规模的业务出售交易,总规模约268亿美元,平均每年的收益约18亿美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3 10:30:4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永川区
辉瑞历年出售业务的净损益(1991-2014)

单位:百万美元




除三笔巨额收购之外,对比分析并购投入和业务出售收益,我们可以看到,最近25年,辉瑞出售业务所获得的收益262亿美元远大于其并购的投入162亿美元;即使剔除2013年动物保健业务部门上市获得的103亿美元收益之后,业务出售收益仍然跟并购投入相接近。
辉瑞并购投入和业务出售收益对比图(剔除3笔巨额并购交易)

单位:百万美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论坛规则|(渝)-经营性-2021-0017|渝B2-20120028|前往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药智论坛 ( 渝ICP备10200070号-7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4459号

GMT+8, 2024-6-25 14:48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