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智论坛

查看: 1349|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医药行业大震荡,我们还有必要做职业规划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16-9-7 12:55: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重庆
职业规划不是新名词,可惜很少有人认真做过。医药行业过去30年高歌猛进,各公司都忙着招兵买马。只要正常工作,多数人的职业发展都挺顺利,有没有职业规划差别不大。近几年,国家经济增速放缓和政策收紧带来医药行业减速,职业规划的重要性格外凸显。

  有人认为:“职场路漫漫,人生充满变数,因此无法规划。”也有人认为:“专心做事,机会自然来,或者等公司来为自己安排前程,也无需规划。”这两种说法都误解了职业规划的真意。职业规划并不是业务计划那么讲究精准,它为你设定未来5~10年的职业大方向,有方向当然比没方向乱撞的靠谱得多。再说它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过程,要根据环境和个人情况动态调整,自然可以规划。

  至于“认真做事机会自然来”则太消极,在信息时代,机会要主动创造,更要积极争取。公司所谓的职业规划也更多是从公司需求考虑,未必最适合个人,公司战略调整或领导换人常常就宣告作废。针对年轻医药人的常见问题,笔者观点分享如下——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9-7 12:57: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1职业规划就是为了未来能当大领导?

  不全对,谋求高职位只是职业规划的部分目的。其实,对大多数人而言,能上升的级别有限,只要努力,多数医药代表都能做到大区经理或者市场经理,但可能也就止步于此,因为再上去的职位会急剧减少。因此,职业规划的重要目的是帮助你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享受工作过程,而且延长职业寿命,不会太早被淘汰。

  2谁来为我规划职业?

  你自己,当然也需要咨询信得过的行业前辈或领导,市面上也有专职职业规划师,但别指望公司HR能替你做。

  职业规划并不在意用什么工具或模板,最主要是判断个人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再分析行业大趋势和机会挑战,然后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并确定大致的发展路径。

  当然,职业规划也不是做一次就完事大吉,还需要每两三年回顾,再做调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9-7 12:59:3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3业绩好才能发展好?

  这是销售人员最常问的问题。业绩好只是提拔的基本条件,业绩不好通常没法提拔,但业绩超过一定范围后,差别就不大了,比的是个人的综合能力,尤其是管理潜质,就是你再往上升一级到两级的可能性、可塑性。

  通常职位越高,业绩对提升的影响越小,其他能力如战略、沟通、协调等方面就更重要。建议大家去观察你的老板怎么说话、做事,怎么分析和解决问题,你要有意识地去学习,能够站在老板的角度去想问题。

  4我多年任劳任怨,为什么还得不到提拔?

  业绩不是提拔的唯一指标,管理潜质和可塑性同样重要。多年老老实实做一件事情的人其实只是一个合格的员工,还没有资格被提拔。在以前论资排辈的企业还有可能,在如今个人机会要靠表现和争取的时代就完全不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6-9-7 13:00:0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5跳槽多好还是跳槽少好?

  大家公认跳槽多不好,因为没有领导愿意给别人培养人才。跳槽太少也不好,长期在一家公司会影响你看问题的视角和工作方法,太熟悉的环境也会降低你学习新事物的动力。那跳槽多少合适呢?一般的观点是低级别的职位,如代表这一层,跳槽最好不要超过两年一次。在销售经理这一层,3~4年跳一次槽可以接受。再高的职位可以接受五六年一次的跳槽频率。

  6发展不好是因为没有碰到好老板?

  职业发展有一定的运气成分,遇到的公司或者老板好坏会影响个人前途,并不是发展机会跟个人能力完全成正比。再说个人能力包罗万象,很难定义,讨人喜欢也是一种能力。但是如果从统计学来看几百个人,综合能力与个人职业发展还是相匹配的。

  即使你运气好,碰到喜欢你的老板愿意破格提拔你,但这种事很难多次发生。离开伯乐之后,你能力不够,反而会摔得更惨。换个角度,如果你长期以来都碰不到赏识你的老板,那么问题可能还在你自己身上,只是你未察觉或者低估了问题而已。比如说不太善于和同事相处,能力上有欠缺,或是计划性差,管理能力不好等,都会屡屡与机会擦肩而过。

  笔者特别想给年轻的朋友们一个建议,当你碰到比你高两级以上的老板时,一定不要太害羞。想着这个老板离我太远,没有太大的工作关系,他知不知道无所谓,此时正好是你展现的时候。其实,级别越高的老板往往越好说话,他也愿意听到基层的声音,如果你能够充分展现自己,在将来某些时候,他就能影响你的老板,一句话就能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机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6-9-7 13:01:3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7在外企还是去内企发展?

  笔者的职业生涯全是在外企度过的,最近两年也接触服务了很多民企、内企。目前,外企和内企在产品、运营、文化、管理、职业发展上还是有很多不同,但不是简单的谁好谁坏,至于说在哪里发展没有定论,应该因人而异。

  外企最大的特点是流程严密,体系健全,分工细致,要操心的事儿少一些。但在外企做久了之后,有人会有倦怠感,收入增长也不快。内企常常机制灵活,但是体系并不那么完善,收入波动幅度大,需要靠个人发挥。

  有人问:“接下来更看好外企还是内企的发展?”笔者的观点是,国家未来的医药政策一定是以产品为导向,而不是以营销为导向。外企在产品的生产、品质、研发上还是有优势的,总体发展平稳向上,并不存在所谓“被打压”。内企会两极分化,有1/3~1/5的企业可能在4~5年内被收购或关门,剩下的内企会强者愈强,管理也会越来越严谨,这些企业也是不错的选择方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6-9-7 13:05:0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8该去打工,还是创业?

  在万众创业的时代,遇到职业发展瓶颈,很多人自然会想到创业。可惜医药行业的创业门槛很高,“两票制”等政策更是在不断推高医药企业门槛,个人白手起家创业的成功率已非常小了。

  创业和在公司工作很不一样。公司基本是按部就班,是有保障的,你只需要做好分配的工作。创业的初期基本是几个人包打天下,你会长时期处在一种辛苦、不稳定而且还不知道未来的状态。创业成功暴富的是极少数,所有成功的创业者必须有强大的内心、超人的能力、特别好的运气,三者兼备。除了能力、资源、人脉之外,笔者认为,创业最重要的是发自内心的热爱,哪怕失败也无怨无悔。

  笔者接触过很多医疗创业者,深感创业之不易,创业不适合大多数人。在企业做一个高管或中层经理,甚至做一名医药代表,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正常的选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6-9-7 13:07:5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9现在行业不景气,发展机会在哪里?

  笔者坚定地看好医药行业的前景,生病的人不减少,又都需要用药,也都想用好药,所以医药行业会持续稳定地发展,哪怕短期会有波折。如果医药行业都不好,可以说,其他行业就更糟糕了。

  行业增速放慢后,个人发展机会在哪里?当销售团队发展机会变少时,可以考虑其他发展比较快的部门,比如区域市场部、SFE(销售团队效率)、医学部、政府事务部、市场准入等部门。或者从发展比较慢的药企换到发展比较快的药企,比如说有新产品的药企,或是拳头产品做得比较好的药企。

  除了药企,也可以考虑医疗器械耗材企业,做基因检测、移动医疗等。我们非常看好中国的医疗服务改革,包括民营诊所、私人医院、大健康管理体检机构等。这些地方目前的薪水不及药企,但是他们未来的发展会很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6-9-7 13:31:5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10给年轻人职业规划的三个锦囊

  第一,年轻的时候一定要勇于承担责任,哪怕份外工作。不要太计较短期得失,所有年轻时乐于吃亏的人,最终都赚到了大便宜。

  第二,一定要多尝试一些工作岗位,实在没机会,哪怕去做不同类型的产品或区域,复合型人才永远是稀缺的。很多优秀的营销人员最大的瓶颈就是长期在二三线城市做销售,演讲能力不行,计划不好,英文不行,PPT也做不好。没有在北京、上海工作过,更没有在其他岗位工作过。

  第三,一定要勇于拥抱新技术,尤其是互联网。医药营销必然会与互联网深度结合,但互联网的应用规律和特点又跟传统营销方式不同,值得花时间去学习、了解。

  受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影响,几乎所有行业的游戏规则都在变化,不少原来由人手操作的工作会逐渐让位给机器,未来的工作机会越来越稀缺,员工的更替也会越来越快。很多新事物、新技术和新政策都是前所未有的,如果还沉迷于旧的规则和模式,对未来没有一点规划,吃大苦头的日子就不远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论坛规则|(渝)-经营性-2021-0017|渝B2-20120028|前往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药智论坛 ( 渝ICP备10200070号-7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4459号

GMT+8, 2024-6-16 17:47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