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智论坛

楼主: 醉生梦死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药材清热药——药材及介绍

[复制链接]
161
发表于 2016-8-30 13:55:4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清热药——赤芍

  名称:赤芍

  类别:清热药

  拼音:CHI SHAO

  拉丁:Radix Paeoniae Rubra

  别名:木芍药、红芍药、赤芍药、臭牡丹根

  药用部位:根

  药材性状:本品呈圆柱形,稍弯曲,长5~40cm,直径0.5~3cm。表面棕褐色,粗糙,有纵沟及皱纹,并有须根痕及横向凸起的皮孔,有的外皮易脱落。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粉白色或粉红色,皮部窄,木部放射状纹理明显,有的有裂隙。气微香,味微苦、酸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2
发表于 2016-8-30 13:56:0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产地:全国各地均产

  采收加工: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茎、须根及泥沙,晒干。

  性味归经:微寒;苦;归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大剂量30g);或入丸、散。

  禁忌:阳虚、血虚无瘀之证及痈疽已溃者慎服。不宜与藜芦同用。

  来源:川赤芍Paeonia veitchii Lynch

  科属:毛茛科芍药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3
发表于 2016-8-30 13:56:1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形态描述:多年生草本,高50~80厘米。根圆柱形,单一或分歧,外皮灰褐色。茎圆柱形,有时略带紫色,光滑无毛,有纵棱。2回3出羽状复叶,互生;具柄;小叶片再2~4深裂,深裂片再裂成细小裂片,稀有不裂者,最终裂片长圆形或披针形,先端尖或锐尖,宽6~18毫米,上面绿色。花顶生,通常每茎着生2~3朵,有时仅一花发育,直径6~9厘米,红色;萼片5,绿色,卵形;花瓣通常7枚,广倒卵形,边缘不整齐,先端常凹缺;雄蕊多数,花丝淡黄色或淡红色,花药黄色。蓇葖果2~5,密被黄色细绒毛。花期6~7月。果期7~9月。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丝林下、草坡上。分布四川、云南、贵州、山西、甘肃、新疆、青海等地。

  来源: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

  科属:毛茛科芍药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发表于 2016-8-30 13:56:5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形态描述:多处生草本,高50~80厘米。根肥大,通常圆柱形或略呈纺锤形。茎直立,光滑无毛。叶互生;具长柄;2回3出复叶,小呈片椭圆形至披针形,长8~12厘米,宽2~4厘米,先端渐尖或锐尖,基部楔形,全缘,叶缘具极细乳突,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叶脉在下面隆起,叶基部常带红色。花甚大,单生于花茎的分枝顶端,每花茎有2~5朵花,花茎长9~11厘米;萼片3,花瓣10片左右或更多,倒卵形,白色、粉红色或红色;雄蕊多数,花药黄色;心皮3~5枚,分离。蓇葖果3~5枚,卵形,先端钩状向外弯。花期5~7月。果期6~7月。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山谷的灌木丛或草丛中。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5
发表于 2016-8-30 13:57:1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名称:赤芍片(纵)

  饮片性状:为圆形纵切薄片,外皮棕褐色。切面粉白色或粉红色,皮部窄。木部放射状纹理明显,有的现裂隙。质硬而脆。气微香,味微苦、酸涩。

  炮制方法:除去杂质,分开大小,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

  炮制作用:生品以清热凉血力胜,多用于温病热入血分的身热出血,目赤肿痛,痈肿疮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6
发表于 2016-8-30 13:57:2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名称:赤芍片(横)

  饮片性状:为圆形横切薄片,外皮棕褐色。切面粉白色或粉红色,皮部窄。木部放射状纹理明显,有的现裂隙。质硬而脆。气微香,味微苦、酸涩。

  炮制方法:除去杂质,分开大小,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

  炮制作用:生品以清热凉血力胜,多用于温病热入血分的身热出血,目赤肿痛,痈肿疮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7
发表于 2016-8-30 13:57:4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清热药——栀子

  名称:栀子

  类别:清热药

  拼音:ZHI ZI

  拉丁:Fructus Gardeniae

  别名:山栀子、枝子、黄栀子、木丹

  药用部位:成熟果实

  药材性状:本品呈长卵圆形或椭圆形,长1.5~3.5cm,直径1~1.5cm。表面红黄色或棕红色,具6条翅状纵棱,棱间常有1条明显的纵脉纹,并有分枝。顶端残存萼片,基部稍尖,有残留果梗。果皮薄而脆,略有光泽;内表面色较浅,有光泽,具2~3条隆起的假隔膜。种子多数,扁卵圆形,集结成团,深红色或红黄色,表面密具细小疣状突起。气微,味微酸而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8
发表于 2016-8-30 13:58:0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栽培要点:

  产地:长江以南均产

  采收加工:9~11月果实成熟呈红黄色时采收。除去果梗及杂质,蒸至上汽或置沸水中略烫,取出,干燥。

  地道沿革:

  性味归经:寒;苦;归心、肺、三焦经

  功能主治: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用于热病心烦,黄疸尿赤,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掺或调敷。

  禁忌:本品苦寒,不宜久服,凡脾胃虚寒便汤者慎服。

  来源:梔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

  科属:茜草科梔子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9
发表于 2016-8-30 13:58:2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形态描述:常绿灌木,高0.5~2米,幼枝有细毛。叶对生或三叶轮生,革质,长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7~14厘米,宽2~5厘米,先端渐尖或短渐尖,全缘,两面光滑,基部楔形;有短柄;托叶膜质,基部合成一鞘。花单生于枝端或叶腋,大形,白色,极香;花梗极短,常有棱;萼管卵形或倒卵形,上部膨大,先端5~6裂,裂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花冠旋卷,高脚杯状,花冠管狭圆柱形,长约3毫米,裂片5或更多,倒卵状长圆形;雄蕊6,着生花冠喉部,花丝极短或缺,花药线形;子房下位1室,花柱厚,柱头棒状。果倒卵形或长椭圆形,有翅状纵棱5~8条,长2.5~4.5厘米,黄色,果顶端有宿存的萼。花期5~7月。果期8~11月。

  生态环境:常生于低山温暖的疏林中或荒坡、沟旁、路边。分布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湖北、福建、台湾等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0
发表于 2016-8-30 13:58:4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饮片】

  名称:焦栀子仁

  饮片性状:炒焦后诚焦黄色,有香气,味微苦。

  炮制方法:取碎栀子仁,用中火炒至焦黄色,取出,放凉。

  炮制作用:炒焦后可缓和苦寒之性,以免伤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论坛规则|(渝)-经营性-2021-0017|渝B2-20120028|前往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药智论坛 ( 渝ICP备10200070号-7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4459号

GMT+8, 2024-6-26 13:0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