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智论坛

查看: 6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静滴门冬酰胺酶导致肝功能损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15-12-24 17:51: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北京
案例介绍
患者周**,男,41岁。因过敏性紫癜入院治疗。医生在测试皮试阴性后给予注射用门冬酰胺酶10000单位+500ml0.9%氯化钠注射液ivgtt。用药10天后,患者出现恶心、呕吐、乏力,皮肤巩膜黄染明显。查ALT150.5UI/L,AST131.2UI/L,AKP399.8UI/L,γ-GT583.6UI/L,TBIL175.1umol/L,DBIL133.7umol/L。

药师参与会诊后认为这是门冬酰胺酶引起的药源性肝损害,医生同意,停用门冬酰胺酶,并进行保肝、降酶、退黄及支持对症治疗,患者症状逐渐好转,黄疸消退。

案例分析
门冬酰胺酶可抑制蛋白质合成,因此,它可以对蛋白质合成率较高的脏器如肝脏造成一定损害。

药师建议
门冬酰胺酶为大肠杆菌的酶制剂,可促使血浆天门冬酰胺水解成天门冬酸和氨,从而阻断了肿瘤细胞的门冬酰胺来源,影响蛋白质合成等。其不良反应较常见的有过敏反应、肝损害、胰腺炎、食欲减退、凝血因子Ⅴ、Ⅶ、Ⅷ、Ⅸ及纤维蛋白原减少等。

肝功能损害通常在开始治疗的两周内发生,并可出现多种肝功能异常。因此,肝功能异常的患者应慎用该药。

来源:药师360,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论坛规则|(渝)-经营性-2021-0017|渝B2-20120028|前往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药智论坛 ( 渝ICP备10200070号-7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4459号

GMT+8, 2024-6-2 10:1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