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智论坛

查看: 82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为教授赴江西大学、宁波大学做学术报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15-9-9 11:53: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韩国
本帖最后由 黄河长江 于 2015-9-9 11:56 编辑

报告题目: 多孔催化:从无机分子筛到共价有机框架催化
报告人:    王为  教授

讲座地点:宁波大学 江西大学


报告人简介:

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72年出生。
1992至1998年在兰州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专业攻读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
2000至2001年在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化工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
2001至2002年在美国南加州大学Loker Hydrocarbon Research Institute从事博士后研究。
2002年受聘于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化工研究所(研究人员Wissenschaftlicher Mitarbeiter)。
2006年起受聘兰州大学“萃英学者”特聘教授,同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入选教育部2006年“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07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009年“甘肃省领军人才”(首批)第一层次人选,
2010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12年获得王天眷波谱学奖。
2013年被评选为“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
2014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现任《应用化学》副主编、《波谱学杂志》编委、中国物理学会波谱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兰州大学自然科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兰州大学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王为教授在功能化(有机、手性)多孔催化剂的设计合成、表征、(不对称)催化、催化反应机理方面开展研究工作。
主要研究兴趣包括:
1) 功能化多孔有机材料的构筑、表征及应用;
2)多相及均相不对称有机催化反应;
3)原位固体核磁共振技术研究多相催化反应机理。
在Chem. Soc. Rev.,Acc. Chem. Res.,J. Am. Chem. Soc.,Chem. Eur. J.等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70余篇。

报告内容提要:

       多孔材料以其大的比表面积、可控的孔道尺寸、多样的拓扑学结构以及在催化、吸附、离子交换、生物医药、环境、能源、光电材料等领域的潜在用途而受到广泛关注。代表性的无机多孔材料有微孔沸石和M41S介孔分子筛等,随后发展出的有机-无机杂化多孔材料主要包括有序介孔有机硅材料(Periodic Mesoporous Organosilicas,PMOs)和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etal Organic Frameworks,MOFs)等。近年来,纯有机多孔高分子材料(Porous Organic Polymers, POPs)成为多孔材料领域的研究前沿,最具代表性的纯有机多孔材料包括结构无序的共轭微孔有机高分子材料(Conjugated Microporous Polymer,CMPs)和结构有序的共价有机框架材料(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COFs)。围绕多孔催化领域中的关键科学问题,我们在功能化多孔催化剂的设计合成、表征、催化、催化反应机理方面开展研究工作。在报告中,我们将汇报课题组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从多孔催化剂的构筑策略到具体应用、从无机和杂化多孔材料到纯有机多孔催化剂、从无序到有序结构多孔催化剂、从非手性到手性催化应用、从催化活性考察到反应机理初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论坛规则|(渝)-经营性-2021-0017|渝B2-20120028|前往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药智论坛 ( 渝ICP备10200070号-7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4459号

GMT+8, 2024-6-3 14:5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