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智论坛

楼主: xinghu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药物种类最多的《中华本草》

  [复制链接]
51
 楼主| 发表于 2014-8-26 14:07:5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巴茅根
【出处】 始载于《本草纲目》。
【拼音名】 Bā Máo Gēn
【英文名】 Amur Silvergrass, Aweetcaneflower Silvergrass
【别名】 野苇子、红紫
【来源】 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荻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iscanthus sacchariflorus( Maxim) Benth et Hook f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切段晒干。
【原形态】 荻,多年生草本,高达1.5cm。具粗壮被鳞片的根状茎。秆直立,无毛,多节,节具长须毛。叶互生;叶鞘长于节间,或上部者短于节间;叶舌长约1mm以下,先端钝圆,具小纤毛;叶片条形,长10-16cm,宽4-12mm,上面基部密被柔毛。圆锥花序扇形,长20-30cm,主轴与分枝皆无毛,仅在枝腋间有小柔毛;分枝较弱,长10-20cm,每节具1短柄小穗,1长柄小穗,均结实,且同形,含2小花,仅第2小花结实;基盘上的白色丝状毛约为小穗的2倍;第1颖的2脊缘有丝状毛,边缘透明膜质,有纤毛;雄蕊3;柱头自小穗两侧伸出。花、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地或岸边湿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等地。
【性状】 性状鉴别,呈扁圆柱形,常弯曲,直径2.5-5mm。表面黄白色,略具光泽及纵纹。节部常有极短的毛茸或鳞片,节距0.5-1.9cm。质硬脆,断面皮部裂隙小,中心一小孔,孔周围粉红色。气微,味淡。
【性味】 味甘;性凉
【功能主治】 清热活血。主干血痨;潮热;产妇失血口渴;牙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0-90g。
【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甘、性凉。有清热活血的功能。用于妇女干血痨、潮热、产妇失血口渴、牙疼等症。
【摘录】 《中华本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楼主| 发表于 2014-8-26 14:13:1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芭蕉叶
【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
【拼音名】 Bā Jiāo Yè
【英文名】 Leaf of Japanese Banana
【来源】 药材基源:为芭蕉科植物芭蕉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usa basjoo Sieb. Et Zucc.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切碎,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芭蕉,多年生丛生草本,高2.5-4m。叶柄粗壮,长达30cm;叶片长圆形,长2-3m,宽25-30cm,先端钝,基部圆形或不对称,叶面鲜绿色,有光泽。花序顶和,下垂;苞片红褐色或紫色;雄花生于花序上部,雌花生于花序下部;雌花在每一苞片内10-16朵,2列;合生花被片长4-4.5cm,具5(3+2)齿裂,离生花被片几与合生花被片等长,先端具小尖头。浆果三棱状,长圆形,长5-7cm,具3-5棱,近无柄,肉质,内具多数种子。种子黟 以,具疣突及不规则棱角,宽6-8mm。花期8-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秦岭淮河以南可以露地栽培,多地栽培于庭园及农舍附近。
资源分布:我国台湾可能有野生。
【性味】 味甘;淡;性寒
【归经】 心;肝经
【功能主治】 清热;利尿;解毒。主热病;中暑;水肿;脚气;痈肿;烫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或烧存性研末,每次0.5-1g。外用:适量,捣敷;或烧存性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 1.《本草再新》:治心火作烧,肝热生风,除烦解暑。
2.《现代实用中药》:利尿。治脚气,外用消痈肿。
3.《中国药植图鉴》:皮及叶:敷蜂、虻刺伤处,可止痛,并有止血作用。
【摘录】 《中华本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楼主| 发表于 2014-8-26 14:19:0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巴掌草
【拼音名】 Bā Zhɑnɡ Cǎo
【别名】 红草鞋、狮子利、狮子尾、狗舌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同色兜兰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phiopedilum concolor(Parish ex Batem)Pfitz.[Cypripedium concolor Parish et Batem.]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同色兜兰,多年生附生草本。须根粗长,被灰褐色茸毛。叶基生,贴地平展,叶鞘互相套叠;叶片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6-16cm,宽2.5-4cm,幼时被棕色茸毛,老时毛渐变稀少,上面绿色,具白斑,背面有紫红色斑点。花葶1-2条,从叶丛中抽出,高6-11cm,密被棕褐色毛,着花1-3朵;花淡黄色,直径5-7cm,密布紫褐色斑点;唇瓣卵状兜形。花期4-6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430m左右的低山沟谷林中、林下及石山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云南。
【性味】 味苦;酸;性平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主疔疮肿毒;毒蛇咬伤;脾肿大;肺结核咳血;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或鲜品30-60g,绞汁。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 《中华本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楼主| 发表于 2014-8-26 14:20:2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芭蕉油
【出处】 出自《日华子本草》。
【拼音名】 Bā Jiāo Yóu
【英文名】 Juice of Japanese Banana
【别名】 芭蕉汁、芭蕉树水
【来源】 药材基源:为芭蕉科植物芭蕉的茎中的汁液。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usa basjoo Sieb.Et Zucc.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将近茎根部刺破取流出汁液,用瓶子装好,密封备用。或以嫩茎捣烂绞汁亦可。
【原形态】 芭蕉,多年生丛生草本,高2.5-4m。叶柄粗壮,长达30cm;叶片长圆形,长2-3m,宽25-30cm,先端钝,基部圆形或不对称,叶面鲜绿色,有光泽。花序顶和,下垂;苞片红褐色或紫色;雄花生于花序上部,雌花生于花序下部;雌花在每一苞片内10-16朵,2列;合生花被片长4-4.5cm,具5(3+2)齿裂,离生花被片几与合生花被片等长,先端具小尖头。浆果三棱状,长圆形,长5-7cm,具3-5棱,近无柄,肉质,内具多数种子。种子黟 以,具疣突及不规则棱角,宽6-8mm。花期8-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秦岭淮河以南可以露地栽培,多地栽培于庭园及农舍附近。
资源分布:我国台湾可能有野生。
【性味】 味甘;性寒
【归经】 心;肝;胃经
【功能主治】 清热;止渴;解毒。主热病烦渴;惊风;癫痫;高血压头痛;疔疮痈疽;中耳炎;烫伤
【用法用量】 内服:50-250ml。外用:适量,搽湖;或滴耳;或含漱。
【各家论述】 1.《日华子本草》:治头风热并女人发落,止烦渴及汤火疮。
2.《本草图经》:治暗风癎病,涎作晕闷欲倒者,饮之得吐便瘥。
3.《岭南采药录》:外涂痈疽,结核热。
4.《贵州民间方药集》:治中耳炎。
5.《四川中药志》:内服一小碗治红丝疔疮;外擦脑顶,治高血压头痛。
【摘录】 《中华本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楼主| 发表于 2014-8-26 14:22:5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芭蕉根
【出处】 出自《日华子本草》。
《本草衍义》:芭蕉,三年以上即有花自心中出,一茎止一花,全如莲花。叶亦相似,但其色微黄绿,从下脱叶。花心但向上生,常如莲样,然未尝见其花心,剖而视之亦无蕊,悉是叶,但花头常下垂。每一朵,自中夏开,直至中秋后方尽。凡三叶,开则三叶脱落。北地惜其种,人故少用。
【拼音名】 Bā Jiāo Gēn
【英文名】 Root of Japanese Banana
【别名】 芭蕉头
【来源】 药材基源:为芭蕉科植物芭蕉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usa basjoo Sieb. Et Zucc.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芭蕉,多年生丛生草本,高2.5-4m。叶柄粗壮,长达30cm;叶片长圆形,长2-3m,宽25-30cm,先端钝,基部圆形或不对称,叶面鲜绿色,有光泽。花序顶和,下垂;苞片红褐色或紫色;雄花生于花序上部,雌花生于花序下部;雌花在每一苞片内10-16朵,2列;合生花被片长4-4.5cm,具5(3+2)齿裂,离生花被片几与合生花被片等长,先端具小尖头。浆果三棱状,长圆形,长5-7cm,具3-5棱,近无柄,肉质,内具多数种子。种子黟 以,具疣突及不规则棱角,宽6-8mm。花期8-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秦岭淮河以南可以露地栽培,多地栽培于庭园及农舍附近。
资源分布:我国台湾可能有野生。
【栽培】 生物学特性,喜温暖炎热的气候,忌严寒。宜选择排水良好、肥力充足、水分适度的地块栽培。
栽培技术,用分株繁殖法。3-5月,从蕉园中挖掘分生的吸芽苗,按行株距2m×2m挖穴,施足基肥,定植。
田间管理,每年施服3-6次,中耕除草3-4次。每株留吸芽1株,过多的吸芽砍除。霜冻期用稻草覆盖防寒。
病虫害防治,叶斑病,可用波尔多液喷雾。象鼻虫,幼虫为害蕉心,可用诱杀或人工捕杀成虫的方法来防治。
【化学成份】 茎含水分14.86%、灰分1.82%。1%盐酸可溶物11.01%、粗蛋白质1.19%、粗纤维素49.69%。
【性味】 味甘;性寒
【归经】 胃;脾;肝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止渴;利尿。主热病;烦闷消渴;痈肿疔毒;丹毒;崩漏;淋浊;水肿;脚气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鲜品30-620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或捣汁涂;或煎水含漱。
【注意】 《本草用法研究》:“阳虚脾弱无实热者,忌用。”
【各家论述】 1.《食疗本草》:主黄疸。
2.《日华子本草》:治天行热狂,烦闷,消渴;患痈毒并金石发、热闷口干人,并绞汁服;肿毒游风,风疹,头痛,并研?敷。
3.《本草从新》:泻热解毒。治一切肿毒,发背欲死,赤游风疹,风热头痛,产后血胀,消渴饮水,天行热狂,血淋涩痛,疮口不合。
4.《现代实用中药》:利尿。治水肿脚气。
5.《贵州民间方药集》:通便秘。
【摘录】 《中华本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楼主| 发表于 2014-8-26 14:23:0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芭蕉子
【出处】 出自《食疗本草》。
【拼音名】 Bā Jiāo Zǐ
【英文名】 Seed of Japanese Banana
【来源】 药材基源:为芭蕉科植物芭蕉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usa basjoo Sieb. Et Zucc.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果实熟时采收,鲜用。
【原形态】 芭蕉,多年生丛生草本,高2.5-4m。叶柄粗壮,长达30cm;叶片长圆形,长2-3m,宽25-30cm,先端钝,基部圆形或不对称,叶面鲜绿色,有光泽。花序顶和,下垂;苞片红褐色或紫色;雄花生于花序上部,雌花生于花序下部;雌花在每一苞片内10-16朵,2列;合生花被片长4-4.5cm,具5(3+2)齿裂,离生花被片几与合生花被片等长,先端具小尖头。浆果三棱状,长圆形,长5-7cm,具3-5棱,近无柄,肉质,内具多数种子。种子黟 以,具疣突及不规则棱角,宽6-8mm。花期8-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秦岭淮河以南可以露地栽培,多地栽培于庭园及农舍附近。
资源分布:我国台湾可能有野生。
【性味】 《食疗本草》:“子生食大寒;蒸熟暴之令口开,春取仁性寒。”
【归经】 肺;心;肾经
【功能主治】 止渴润肺;通血脉;填骨髓。主《食疗本草》:“(生食)止渴润肺,(蒸熟取仁)通血脉,填骨髓。”
【用法用量】 内服:生食或蒸熟取仁,适量。
【注意】 《食疗本草》:“子生食发冷病。”
【各家论述】 子生食,止渴润肺。蒸熟暴之令口开,春取仁,食之,通血脉,填骨髓。
【摘录】 《中华本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
 楼主| 发表于 2014-8-27 14:22:4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霸王根
【出处】 出自《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拼音名】 Bà Wánɡ Gēn
【英文名】 Root of Common Beancaper
【来源】 药材基源:为蒺藜科植物霸王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Zygophyllum xanthoxylum (Bunge)Maxim.
采收和储藏:春、秋季采挖,切段,洗净,晒干。
【原形态】 霸王 落叶小灌木,高70-150cm。根粗壮,外皮棕色,枝开展,小枝先端刺状,皮淡灰色。叶在老枝上簇生,在幼枝上对生;叶柄长8-25mm;小叶1对,椭圆状线形或长匙形,肉质,先端钝,基部渐狭,长8-24mm,宽2-5mm。萼绿色,边缘稍呈膜质,长约5-7mm;花瓣黄色,长9-11mm;雄蕊长于花冠。蒴果宽椭圆形,长18-28mm,宽17-26mm,具3宽翅,膜质,有3室,每室含种子1颗,常有1室种子不发育。种子肾形,长6-7mm,宽2.5mm。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荒漠地带砂质河流阶地、低山山坡、碎石低丘和干河床。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北及内蒙古等地。
【性味】 味辛;性温
【归经】 胃经
【功能主治】 行气宽中。主气滞腹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
【摘录】 《中华本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楼主| 发表于 2014-8-27 14:23:3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芭蕉花
【出处】 出自《日华子本草》。
【拼音名】 Bā Jiāo Huā
【英文名】 Flower of Japanese Banana
【来源】 药材基源:为芭蕉科植物芭蕉的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usa basjoo Sieb. Et Zucc.
采收和储藏:花开时采收,鲜用或阴干。
【原形态】 芭蕉,多年生丛生草本,高2.5-4m。叶柄粗壮,长达30cm;叶片长圆形,长2-3m,宽25-30cm,先端钝,基部圆形或不对称,叶面鲜绿色,有光泽。花序顶和,下垂;苞片红褐色或紫色;雄花生于花序上部,雌花生于花序下部;雌花在每一苞片内10-16朵,2列;合生花被片长4-4.5cm,具5(3+2)齿裂,离生花被片几与合生花被片等长,先端具小尖头。浆果三棱状,长圆形,长5-7cm,具3-5棱,近无柄,肉质,内具多数种子。种子黟 以,具疣突及不规则棱角,宽6-8mm。花期8-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秦岭淮河以南可以露地栽培,多地栽培于庭园及农舍附近。
资源分布:我国台湾可能有野生。
【性味】 味甘;微辛;性凉
【归经】 心;肝;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 化痰消痞;散瘀;止痛。主胸膈饱胀;脘腹痞疼;吞酸反胃;呕吐痰涎;头目昏眩;心痛;怔忡;风湿疼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或烧存性研末,每次6g。
【各家论述】 1.《日华子本草》:治心痹痛。
2.《滇南本草》:暖胃,散痰,软坚。治寒痰停胃,呕吐恶心,吞酸吐酸。
3.《分类草药性》:治头眩昏,气痛,散血。
4.《岭南采药录》:治红白痢,能通经。
【摘录】 《中华本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楼主| 发表于 2014-8-27 14:24:3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芭茅
【出处】 本品《纲目》始载之,在“白茅”条下云:“芭茅丛生,叶大如蒲,长六七尺,有二种,即芒也。”又云:“五月抽短茎,开花如芒也。”所述乃本种,即芒草中具有短穗的一种。
【拼音名】 Bā Máo
【别名】 竿青、竿芒。
【来源】 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芭茅的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iscanthus floridulus (Labill.)Warb.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切段晒干。
【原形态】 芭茅 多年生草本。通常有根茎。秆为白色质软的髓所填满,高2-4m。叶鞘无毛,或边缘具稀疏纤毛;叶舌长1-3mm;叶片条状披针形,长50-90cm,宽15-30mm,除表面基部具微毛外,余均无毛。圆锥花序顶生,大型,由多数总状花序组成,长30-50cm,主轴显着延伸,几达花序的顶端,或至少达到花序的2/3以上;分枝的腋间有微毛,通常细弱;小穗柄无毛,先端膨大,短柄长约1-1.5mm,长柄长约2.5-3mm;小穗有1两性花,挛生于德轴之上;有不等长的柄,基盘具稍长的丝状毛;颖稍不等长,厚膜质或纸质,第1颖两侧内摺成2脊,先端钝或具有2微齿,背部无毛,第2颖先端渐尖,有3脉,边脉不明显,边缘有小纤毛,背部无毛或疏生柔毛;第1外稃长圆状披针形,透明膜质,稍短于颖,边缘有小纤毛,先端钝圆,无芒,第2外稃有疏松扭转而膝曲的芒,芒长(5-)7-11mm,其内稃微小而不存在;雄蕊3,花药长约1.8mm。花、果期5-11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地及河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等地。
【性味】 甘;淡;平
【功能主治】 清热通淋;祛风和湿。主热淋;石淋;白浊;带下;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摘录】 《中华本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楼主| 发表于 2014-8-27 14:30:2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芭茅果
【拼音名】 Bā Máo Guǒ
【别名】 牛草果、苦芦骨。
【来源】 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芭茅根茎部叶鞘内的虫瘿。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iscanthus floridulus (Labill.)Warb.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
【原形态】 芭茅 多年生草本。通常有根茎。秆为白色质软的髓所填满,高2-4m。叶鞘无毛,或边缘具稀疏纤毛;叶舌长1-3mm;叶片条状披针形,长50-90cm,宽15-30mm,除表面基部具微毛外,余均无毛。圆锥花序顶生,大型,由多数总状花序组成,长30-50cm,主轴显着延伸,几达花序的顶端,或至少达到花序的2/3以上;分枝的腋间有微毛,通常细弱;小穗柄无毛,先端膨大,短柄长约1-1.5mm,长柄长约2.5-3mm;小穗有1两性花,挛生于德轴之上;有不等长的柄,基盘具稍长的丝状毛;颖稍不等长,厚膜质或纸质,第1颖两侧内摺成2脊,先端钝或具有2微齿,背部无毛,第2颖先端渐尖,有3脉,边脉不明显,边缘有小纤毛,背部无毛或疏生柔毛;第1外稃长圆状披针形,透明膜质,稍短于颖,边缘有小纤毛,先端钝圆,无芒,第2外稃有疏松扭转而膝曲的芒,芒长(5-)7-11mm,其内稃微小而不存在;雄蕊3,花药长约1.8mm。花、果期5-11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地及河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等地。
【性味】 辛;甘;微温
【功能主治】 解表透疹;行气调经。主小儿疹出不透;胃脘痛;疝气;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或浸酒。
【摘录】 《中华本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论坛规则|(渝)-经营性-2021-0017|渝B2-20120028|前往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药智论坛 ( 渝ICP备10200070号-7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4459号

GMT+8, 2024-4-28 23:1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