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智论坛

查看: 4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生物技术事实与趋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14-7-8 14:56: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重庆

2013年,中国750万缺乏资源的小农种植了420万公顷转基因抗虫棉。

2013年

中国种植了超过420万公顷转基因作物:420万公顷转基因抗虫棉,5800公顷抗病毒转基因番木瓜,以及534公顷转基因杨树。

转基因抗虫棉是由中国大概750万缺乏资源的小农种植的。

2013年中国的棉花种植总量估计为420万公顷,2012年为490万公顷。

2013年中国转基因抗虫棉的采用率估计为90%,2012年为80%。

转基因抗虫棉

中国属于最早将抗虫棉商业化(1996年)的“六个生物科技作物创建国”。

由于平均产量增加了10%,杀虫剂使用量减少了60%,中国每公顷收入增加了约220美元(相当于全国收入增加了10亿美元)。产量提高和杀虫剂使用量减少有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的富足。

抗病毒转基因番木瓜

2006年9月,中国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建议将一种本地研发的抗番木瓜环斑病毒(PRSV)的转基因番木瓜商业化。此项技术由华南农业大学研发,标记了病毒复制酶基因,这种转基因番木瓜对当地所有种类的番木瓜环斑病毒都具有很强的抗性。

2012年,抗病毒转基因番木瓜首次在海南岛种植2000公顷;2013年,在中国最主要的木瓜种植大省广东省,转基因番木瓜采用达到95%,即4500公顷木瓜中有4275公顷是转基因抗环斑病毒番木瓜;全国共种植转基因番木瓜6275公顷。

转基因抗虫杨树

2003年,北京林业研究所和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研发第一批转基因杨树并商业化,以满足中国对木材的需求。据估计,到2015年,中国对木材的需求量大概在3.3亿到3.4亿立方米之间。

经过严格的性能试验,两种转基因杨树展现出了高水平抗叶害虫的能力,树叶损害减少了90%。2003年这两种杨树最早在中国北方商业化,截至2013年覆盖543公顷(2012年为491公顷)。

效益

1997年至2012年期间,来自于转基因抗虫棉的农民经济增益为153亿美元,仅在2012年,农民增收22亿美元。

2008年,吴孔明等人的一项研究显示,中国潜在的获益于抗虫棉的小农数量可能超过一千万,这一发现在2010年被英国植物学家哈钦森证实。该研究估计一千万受益农民是那些种植了2200万公顷转基因抗虫棉的农民,而非种植寄生棉铃虫的棉花的农民,由于抗虫棉感染率更低,其受到的感染缩小到了十分之一。中国生物技术抗虫棉受益农民的实际数量很可能超过了1750万。

2009年11月27日,转基因植酸酶玉米和转基因抗虫水稻被批准接受严格的田间试验。这是所有新改良的作物,不论是传统作物还是转基因作物,在获批商业化之前必须经历的试验。

中国农业政策中心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对象是小范围中国农民对转基因抗虫棉接受和采用的途径,以及它为农民生活带来的改变。该研究在广泛种植转基因抗虫棉的河北省、山东省、安徽省以及河南省——也就是中国的黄淮海棉花种植区——进行。

四个省份转基因抗虫棉的采用率不同,作为采用最快的省份,河北省达到了100%。

农民采用转基因抗虫棉最大的潜在获益来自于杀虫剂使用量的减少,这在四个省份都是很明显的。在河北省,采用转基因抗虫棉之前,农民一个种植周期要喷洒25次杀虫剂,现在只需喷洒四次。大多数农民还报告说种植转基因抗虫棉使得他们的劳动力投入减少了,棉花的产量和质量都提高了。与种植传统棉花相比,种植转基因抗虫棉降低了种植成本。农民种植转基因抗虫棉和非抗虫棉的总成本差异为5028.6元/公顷。

未来展望

国际热带农业中心(CIAT)和中国深圳的华大基因之间建立了一项新的大规模合作项目来对5000个木薯的基因型进行排序,包括地方品种、改良品种、实验品种以及相关的野生作物品种。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的研究员们成功研制出能产出高质量纤维和大棉铃的转基因棉花,这是中国第二代转基因棉花研究的重大突破。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华大基因的科学家带领的国际研究团队完成了二倍体棉花,即雷蒙德氏棉的基因组排序与分析,为棉花研究、棉花质量的遗传改良,以及理解遗传特征和作物进化机制提供了重要资源。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为Arcadia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氮肥利用率(NUE)技术颁发了一项重要专利。它将大大减少农民用于农作物的氮肥,而且会使水稻和小麦这类重要谷物保持跟国家试验一样的高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论坛规则|(渝)-经营性-2021-0017|渝B2-20120028|前往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药智论坛 ( 渝ICP备10200070号-7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4459号

GMT+8, 2024-5-18 17:09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