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智论坛

查看: 2584|回复: 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药事服务之常见疾病及用药知识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14-6-16 11:12: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重庆
本篇主要讲解和回答部分临床常见病症的基本概念、用药原则及常用药物的选择。
沙发
发表于 2014-6-16 14:28:1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1、概念: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机体对抗原性或非抗原性刺激引起的一种气管、支气管变应性炎症和反应性过度增高的疾病。其临床特征为发作性伴有哮喘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我国的患病率为1%—4%,儿童患病率高于青壮年,城市高于农村。根据临床表现,哮喘可分为急性发作作用、慢性持续期和缓解期三个分期。
2、病因:哮喘的病因复杂,受遗传因素和环境激发因素的双重影响。
1)遗传因素:支气管哮喘存在家族聚集现象,亲缘关系越近,发病率越高。目前认为哮喘为多基因遗传病,特应性是导致其发生的危险因素。特应性是指机体接触环境中的变应原后,产生异常数量ige的倾向。
2)激发因素:支气管哮喘大多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受到体内外多种因素的激发而发病。
3)症状:典型的支气管哮喘发作前多有先兆症状,如打喷嚏、流涕、咳嗽、胸闷等,如不及时处理,进一步出现以呼气为主的呼吸困难伴哮喘。患者被迫取坐位或端坐呼吸,发作持续几十分钟至数小时,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少数患者可呈重度发作,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用药原则:
1)哮喘轻度发作时,可口服茶碱类药物,与β2受体激动药、糖皮质激素、异丙托溴铵等合用,有增效作用。
2)哮喘中度发作时,按需要联合吸入β2受体激动药及糖皮质激素,必要时可口服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或加用抗胆碱药物。
3)哮喘重度或危重度发作时,采用多种药物联合治疗,常静脉给予茶碱类药物,全身用糖皮质激素,结合吸入β2受体激动药和抗胆碱药物。
4)哮喘缓解期用药的目的是防止哮喘急性发作和恶化,提高生活质量。对反复呼吸道感染诱发哮喘者,可用免疫调节药物,如胸腺肽、转移因子等,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抗感染、抗过敏能力。也可使用色甘酸钠、酮替芬等药物预防。
常用药物选择
1、轻度发作
β2受体激动药:吸入给药、气雾剂、一次1—2喷,一日3—4次;
氨茶碱:口服,片剂、一次100—200mg,一日3次,缓释片,一次100mg,每12小时一次。
2、中度发作
泼尼松:口服,一次30mg,一日1次,症状控制后开始降低剂量,每周降低5mg,3—4周后停药。
氨茶碱:口服,缓释片,一次100—200mg,每12小时一次。用于夜间发作或反复发作。
沙丁胺醇:口服,一次2—4mg,一日3次。用于夜间发作或反复发作。
部分病例可试用异丙托溴铵吸入剂,一次20—80ug,一日3-4次。
3、重度发作
地塞米松10mg及氨茶碱125-250mg,缓慢静脉注射。30-60分钟后以氨茶碱500mg及氢化可的松100-400mg静脉推注。
5%碳酸氢钠100ml,静脉推注,必要时可重复使用。
β2受体激动药,禁忌反复多次吸入。
控制感染选用第二代或第三代头孢美菌素,或选用红霉素加氯霉素。
4、预防用药
色甘酸钠:吸入给药,干粉喷雾,一次20mg,一日4次;症状减轻后,一日40-60mg;维持量,一日20mg。气雾剂,一日3.5-7mg,一日3-4次,一日最大剂量为32mg。
酮替芬:口服,片剂或胶囊,一次1mg,早晚各一次,一日剂量为4mg,分散片,一次1mg,一日2次,可含于口中或加水分散后服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4-6-16 15:17:0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南岸区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4-6-17 14:15:1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冠心病的药物治疗
概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管腔狭窄或堵塞和冠状动脉痉挛所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的心脏病。本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WHO将冠心病分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猝死五种类型。由于篇幅所限,本次重点介绍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两种类型。
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心肌急剧、暂时缺血缺氧的临床综合征,分为稳定型心绞痛和不稳定型心绞痛两种。心肌梗死是在灌装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基础上,冠脉内继发血栓形成,冠脉完全或几乎完全闭塞,导致的急性心肌缺血性坏死,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等,是冠心病最严重类型。
病因:心绞痛与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不尽相同,但其均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
1)血脂异常:脂代谢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的异常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A的降低,均会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增加。
2)高血压:血压在115/75mmhg至115mmhg的个体,收缩压每增加20,舒张压每增加10mmhg,其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将增加1倍。
3)糖尿病:冠心病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和周围血管疾病在成年糖尿病患者的死亡原因中占70%—80%。
4)其他因素:吸烟、肥胖、体力活动较少、性格急躁、血中同型半胱氨酸升高,高尿酸血症以及病毒感染等。
症状:
1)心绞痛:疼痛部位多在胸骨中上段后部,亦可波及心前区。常向左上肢尺侧、颈部、下颌、上腹部等放射、其性质呈压迫感、紧缩感、而非锐痛,常被迫终止一切活动。每次持续数分钟,休息或含化硝酸甘油可迅速缓解或消失、其体征无特异性,发作时可有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表情焦虑、皮肤潮湿有汗等。
2)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常表现为剧烈胸痛、发热、心肌酶学改变以及一系列心电图改变和演变,其症状主要表现为疼痛、心律失常、泵衰竭。
用药原则
1、对于心绞痛患者,选用药物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扩张冠状血管,增加冠状脉供血从而增加心肌供氧;
2)扩张周围血管,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减慢心率,抑制心肌收缩力,从而稳定斑块,减轻炎症,防止血栓形成;
3)有效调整血脂,通过抗血小板聚集及抗凝药物应用,从而稳定斑块,减轻炎症,防止血栓形成;
4)尽快终止发作,预防心绞痛复发,积极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防止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2、心绞痛急性发作需立即休息,同时给予吸氧及适当镇静药物。
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卧床休息,持续高流量吸氧,应用镇痛药物,缓解疼痛、减少心肌耗氧,尽快恢复缺血心肌再灌注,增加心肌供氧及供能,以保护心脏供能,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防止猝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6-18 14:04:0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风湿热的药物治疗
1、概念:风湿热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急性或慢性全身结缔组织炎症,以心脏和关节炎最为常见。本病多见于青少年。
2、病因:由上呼吸道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
3、症状:前驱症状表现为发热、咽痛、颌下淋巴结肿大等上呼吸道感染,2-6周后出现典型表现如游走性多发性关节炎、心肌炎、皮下结节、环形红斑、舞蹈病等。
用药原则
1)杀灭链球菌,去除病灶并预防链球菌感染,以避免风湿的进展和复发。诊断后肌肉内注射青霉素或口服青霉素或红霉素10日。为预防链球菌感染,每4周肌内注射星青霉素或口服磺胺嘧啶或其他链球菌敏感的抗生素1周左右。
2)抗炎治疗;
3)活动性心肌炎需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常用药物选择
1)水杨酸制剂
阿司匹林:口服,一次0.5-1g,一日3-4次,症状控制后用量减半,维持6-12周。
水杨酸钠:口服,一次1.5-2g,一日4次。
对水杨酸制剂不能耐受者可选用以下药物:
单氯芬那酸:口服,一次0.2-0.4g,一日3次;
贝诺酯:口服,一次0.5-1.5g,一日3次。
2)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泼尼松或泼尼松龙:口服,一次10mg,一日3-4次,随后逐渐减量,以5-10mg为维持量,总疗程为2-3个月;
氢化可的松:缓慢静脉滴注,一次200-300mg;
地塞米松:肌内注射,一日15-40mg,分3-4次给药,适于病情严重者。
促皮质素:一次12.5-25mg,一日1次,连续3次,用于停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前。
3)消除链球菌感染药物
普鲁卡因青霉素:肌内注射,一次80万u,一日1次,共2周;
红霉素:口服,一次0.5g,一日4次,共10日,适用于对青霉素过敏者;
4)预防复发的治疗
苄星青霉素:肌内注射,一次120万u,一月1日。
磺胺嘧啶:口服,一日0.5-1g,适用于对青霉素过敏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6-18 16:47:4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最近正在学习药事服务,很实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4-6-19 15:00:5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反流性食管炎的药物治疗

1、概念:反流性食管炎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使食管下端长期反复暴露在胃酸中,引起食管粘膜炎症、糜烂、溃疡或狭窄。临床上常表现为烧心、胸骨区疼痛、算反流及食物反流等。根据内镜下有无食管粘膜损害可分为糜烂性食管炎和非糜烂性反流病两类。

2、病因:反流性食管炎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上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是抗反流防御机制下降和反流物对食管粘膜攻击作用的结果,其发生于下列因素有关:
1)解剖及生理抗反流结构功能破坏;
2)食管清除力降低;
3)食管粘膜防御作用减退;
4)胃十二指肠功能异常;
5)食管感觉异样;
6)其他因素:特殊人群、某些不良生活习惯或方式、服用抗炎药和抗胆碱能药物等,都可能引发本病。
3.、症状:包括食管和食管外一系列症状
1)食管症状:胃灼热和反流是反流相关症状群的特征性表现,其他不典型的相关症状还包括暖气、腹胀、上腹不适、咽部异物感、吞咽痛等。
2)食管外症状:可出现咳嗽、哮喘、反复发生的肺炎、肺纤维化、婴幼儿可发生窒息、甚至部分患有呼吸道症状而无食管症状。咽喉部症状有咽喉部异物感、间歇性声音嘶哑、持久咽痛等。此外,患者的龋齿发生率也会增加。
3)并发症:包括上消化道出血、食管狭窄和barrett食管。
用药原则:
1)目前的药物再看了以抑酸为中心,分为控制发作和维持治疗两个阶段。症状发作时,治疗药物应足量,足疗程,必要时可多种药物联用,根据不同病情采用递增疗法或降阶疗法。维持期则以按需为主要策略。
2)药物治疗旨在增强抗反流屏障作用,提高食管清除能力,改善胃排空和幽门扩约肌功能,防止十二指肠反流,抑制酸分泌,降低反流损害性、保护食管粘膜、促进修复,以达到解除症状、治愈炎症、预防并发症、防止复发的目标。
3)目前有效治疗药物包括抗酸药、抑酸药、促胃肠动力药、粘膜保护药,抑制胃酸分泌是目前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基本方法。
4)抗酸药仅用于症状轻、间歇发作的患者临时缓解症状。
4)抑酸药是目前治疗的主要措施。
6)促胃肠动力药可改善食管蠕动功能,促进胃排空,从而减少胃内容物食管反流及减少其在食管的暴露时间。但由于这类药物疗效有限,只适用于轻症患者,或作为抑酸药的辅助治疗。
7)粘膜保护药一般不单独使用,适用于胃食管反流病食管糜烂、溃疡的辅助治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4-6-20 14:47:5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肠易激综合症的药物治疗

1、概念:肠易激综合症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经检查排除可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本病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起病隐匿,症状反复发作或慢性迁延,病程可长达至数年至数十年,但全身健康状况不受影响。根据临床特点,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和腹泻便秘交替型三种。
2、病因:本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与多种因素有关,目前认为肠道感染后和精神心理障碍是本病发病的重要因素。其他因素包括胃肠动力学异常、内脏感觉异常以及部分患者对某些食物不耐受而诱发症状加重等。
3、症状: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腹痛与排便习惯和粪便性状的改变。
1)腹痛:部位不定,以下腹和左下腹多件。多于排便或排气后缓解;
2)腹泻:一般每日为3-5次,大便呈稀糊状,也可分为形软便或稀水样。多带有黏液,部分患者粪质少而粘液量很多,但绝无脓血。排便不干扰睡眠。部分患者腹泻与便秘交替发生。
3)便秘:排便困难,粪便干结,量少。
4)其他消化道症状:多伴腹胀感,可有排便不净感、排便窘迫感。部分患者同时有消化不良症状。
5)全身症状:相当部分患者可有失眠、焦虑、抑郁、头晕、头疼等精神症状。

用药原则
该病诊疗时应包括心理、行为和对症治疗三方面,针对不同类型的患者,采用个体化的用药原则。
1)腹泻型患者:以抗腹泻药物为主,可合用食用纤维;
2)便秘型患者:以食用纤维为主,可加用促肠动力药物,或考虑甘露醇、山梨醇。酌情食用泻药,宜使用作用温和的轻泻剂以减少不良反应和药物依赖性。
3)腹痛患者加用解痉药物,可选择抗胆碱药物作为缓解腹痛的短期对症治疗。
4)精神症状明显患者加用抗精神症状药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4-6-26 15:07:2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4-6-26 15:45:5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论坛规则|(渝)-经营性-2021-0017|渝B2-20120028|前往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药智论坛 ( 渝ICP备10200070号-7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4459号

GMT+8, 2024-6-1 18:5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