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智论坛

查看: 78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维修人员要将维修工作细化为以下几个方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13-6-9 09:52: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重庆
(1)预防维修:在易发故障前进行有计划的检查修理。
预防维修(Preventive Maintenance)-是指从预防医学的立场出发,对设备的异状进行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预防维修是提高设备生产效能的最经济的维修方法,也是提高企业的生产效能有力的手段。其目的在于从设备的设计、制造、使用以致维修的全过程,换言之,也就是在设备的一生之中,设法减低设备本身价值和维修等有关设备使用的一切维修费用,以及由于设备劣化而带来的损失等全部费用。
计划预防维修制是指为预防设备意外损坏而发生停工,按设备磨损规律,有计划地进行设备维护和修理的制度,简称“计划预修制”。其主要内容包括:根据计划规定的内容,程序和期限,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定期检查和计划修理(包括大、中、小修)。计划预防修理的基本特点是预防性,通过检修计划来实现。其优点是可以防止设备突然损坏,造成停工损失。
  编制检修计划的主要步骤是:
  1.针对设备在运转使用过程中的发展变化状况和零部件的磨损,腐蚀情况,规定相应的修理周期结构;
  2.根据各类零件的使用,磨损的科学实验和经验统计资料制定修理周期;
  3.根据这些技术资料制定各种定额标准,据以编制检修计划。
(2)改善维修:(Corrective Maintenance,CM)对易发故障进行结构电路改进,降低故障率。
改善维修是不断地利用先进的工艺方法和技术,改正设备的某些缺陷和先天不足,提高设备的先进性、可靠性及维修性,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任何先进的设备是相对的,总有某些不足之处和可以改进的地方,通过维修同时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使设备更趋于完善。改善维修对提高维修水平,提高设备维修质量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3)定期维修:(Periodic Maintenance)依照修理周期计划进行维护、保养工作。
定期维修是以时间为基础的预防维修方式。它具有对设备进行周期性修理的特点,是根据设备的磨损规律,预先确定修理类别、修理间隔期及修理工作量;所需的备件、材料可以预计,因此可作较长时间的安排;修理计划的确定是按设备的实际开动时数为依据。过去苏联的设备计预修制度是定期维修的典型形式,适用于已掌握设备磨损规律和在生产过程中平时难以停机维修的流程生产、动能生产、自动线以及大批量生产中使用的主要设备。
(4)事后维修:(Breakdown Maintenance)突然发生故障时,及时进行强制修理。
事后维修是指设备发生故障或者性能下降至合格水平以下时采取的非计划性维修,或对事先无法预计的突发故障采取的维修方式。事后维修方式适用于具有设备损坏后直接损失、间接损失都不大,维修期间影响生产小等特点的设备。
20世纪初期,工程机械维修一般都是在发生故障以后才进行的,即事后维修。它的最大优点是充分地利用了零部件或系统部件的寿命,但事后维修是非计划性维修,浪费了较多的剩余修理,同时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
   事后维修的三个典型步骤:
a)问题诊断;
b)故障零件的更换或修理;
c)维修确认。
(5)视情维修:(Condition Based Maintenance,CBM)
 视情维修是近年开始广泛研究的一种维修方法。视情维修是立足于故障机理的分析,根据不解体测试的结果,当维修对象出现“潜在故障”时就进行调整、维修或更换,从而避免“功能故障”的发生。
  所谓“功能故障”一般是指机械故障,如离合器打滑、变速器跳档、发电机不发电等;
所谓“潜在故障”是指还没有发生的故障,但它有迹象表明故障即将发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故障隐患。
视情维修的优势在于通过加强和完善监测监控手段,掌握设备的工作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对策,使有些故障在发生之前得到有效预防,有些严重的故障可以在有轻微故障苗头时得到控制并被排除,从而遏制严重故障的发生,大大降低故障率,节约维修成本,缩小维修范围,减少维修工作量,提高设备的可用率,使维修工作变被 动为主动。视情维修可以解决定期维修中“该修不能修,不该修却要修”的问题。
在仪器修复并正常运转之后,需按它的技术指标参数进行调整,以恢复其原有的性能。
(6)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eliability Centered Maintenance,RCM)
可靠性维修是通过应用RCM分析技术为其设备制定维修策略,避免了 “多维修、多保养、多多益善”和“故障后再维修”的传统维修思想的影响,使维修工作更具科学性。
可靠性维修标准中所规定的七个问题。
(1)功能:在具体使用条件下,设备的功能标准是什么?
(2)故障模式:什么情况下设备无法实现其功能?
(3)故障原因:引起各功能故障的原因是什么?
(4)故障影响:各故障发生时,会出现什么情况?
(5)故障后果:各故障在什么情况下至关重要?
(6)主动故障预防:做什么工作才能预防各故障?
(7)非主动故障预防:找不到适当的主动故障预防措施应怎么办?
回答上述七个问题,必须对设备的功能、功能故障、故障原因及影响有清楚明确的定义,通过“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FMEA)”对设备进行故障审核,列出其所有的功能及其故障模式和影响,并对故障后果进行分类评估,然后根据故障后果的严重程度,对每一故障式做出“是采取预防性措施、还是不采取预防性措施待其发生故障后再进行修复的”决策。此外,还应明确如果采取预防性措施,应选择哪种办法。RCM分析中对故障后果的评估分类和预防办法的选择是依据逻辑决断图进行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 收起 理由
wuguyi99 + 2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发表于 2013-6-9 10:09:4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看见上面的缩写! 想到  平时 最喜欢缩写了!!但是 总是回不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6-9 10:43:1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其实维护比维修应该更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论坛规则|(渝)-经营性-2021-0017|渝B2-20120028|前往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药智论坛 ( 渝ICP备10200070号-7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4459号

GMT+8, 2024-6-1 09:17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