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智论坛

查看: 125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每日一名方】肝胃百合汤-董建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13-5-27 15:12: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浙江嘉兴
【名医简介】 董建华,上海市青浦县人,生于1918年,卒于2001年。幼读私塾,16岁时从学于上海名医严二陵。七年后,回乡开业。1941~1955年间,边实践边学习,参加了秦伯未举办的中医函授学校。1955年,到江苏省中医师资进修学校深造1年。1957年,调入北京中医学院任教。曾任北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主任、副院长,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国家科委中医专业组成员,卫生部科委委员,北京中医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医协和医科大学第三届学术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第五届委员,全国人大第六、七届常委等。著有《董建华医案选》、《温热病论治》、《中医内科学》、《中医内科急症医案辑要》、《中国现代名医医案精华》等。
董建华注重辨证论治,调和气血。他对现代医学诊断明确的疾病,既不主张专病专药,也不停留在西医诊断、中医辨证分型的框架内,而是运用娴熟的中医理论,实行辨证论治。比如,胃脘痛历来多从脾胃虚寒论治,但时下胃病患者不少是由恣食厚味、过度饮酒而至舌苔黄腻、胃黏膜红肿糜烂等表现,显属胃热使然。因此,他适时地提出了胃热学说,主张清热或温清并用。再如,糖尿病(消渴)病本阴亏燥热,而水谷精微转输失常,气阴两伤更为普遍。他在治疗上主张气阴双补,药用黄芪、生地、玄参、天花粉、麦冬等合用,再审其有无兼症,或化瘀,或清火,或滋肾,或助阳,更切中病机,疗效显著。

【方名】 肝胃百合汤
【组成】 柴胡10克,黄芩10克,百合15克,丹参15克,乌药10克,川楝10克,郁金10克
【功能】 疏肝理气,清胃活血
【主治】 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及胃神经官能症等属肝胃不和、肝郁气滞血瘀、肝胃郁热者。
【用法】 日一剂,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服。
【方解】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喜润恶燥。脾主运化水谷精微与水湿,喜燥恶湿。胃气主降,水谷得以下行;脾气主升,水谷精微才能输布全身。而脾胃要完成其正常功能,又离不开肝的疏泄作用,脾胃得肝之疏泄,其升降才能正常,功能方可健旺,肝还能为脾散精,疏泄胆汁助消化,条达情志以舒畅气机等。脾、胃、肝在生理上密切相关,一旦发病,又无不相互影响。肝失疏泄,则横逆犯胃克脾,致脾胃受损,运化失司,肝失滋养则疏泄失常,肝亦病。
    胃脘痛的表现虽主要在胃,但无论在临床验证上,还是在病理方面,又无不与肝脾密切相连。本病病因大体可归纳为精神因素和进食因素两个方面。精神因素如忧思恼怒,久郁不解,伤及于肝,肝气不舒,横逆犯胃,胃气失其和降,以致胃脘胀痛。若迁延不愈,可出现肝郁化火犯胃,耗伤胃阴而口干苦,饥而不欲食;灼伤胃络而呕血,黑便;久痛伤及脉络,气滞瘀结,故痛有定处而拒按,甚则脉络破伤而出血;以上均涉及到肝,同时涉及到脾。
    从上分析,本病主要由肝、脾、胃此病及彼,相互影响,使三者功能失常所致。治疗胃脘痛,若只治脾胃而不治肝的方法显然欠于周全。故近代医家夏应堂氏指出:“至于胃脘痛大都不离乎肝,故胃病治肝,本是成法”。
    余既往治疗胃脘痛时,曾用“柴胡疏肝散”、“小柴胡汤”等方,也注重了治肝,而疗效却不明显。经临床反复揣摩体验“用药须避刚燥”乃第二心得。前贤夏应堂氏云:“胃病治肝,本是成法……但治肝应知肝为刚脏,内寄风火,若一味刚燥理气,则肝木愈横,胃更受伤矣。”清代医家陈修园在变治胃脘痛方“百合汤”时指出:“久病原来郁气凝,若投辛热痛频增”余拟“肝胃百合汤”乃是取“百合汤”、“丹参饮”、“小柴胡汤”、“金铃子散”、“颠倒木金散”方意,筛选化裁而成。方取丹参饮而不用檀香、砂仁;选“小柴胡汤”而去法夏;取“颠倒木金散”而不用木香,盖檀香、砂仁、法夏、木香均属辛温香燥之品,虽能收到暂时止痛之效,但久用则症状反而加重,对治疗本病是不利的。
    本病的发生、发展,气滞为其重要的病机之一,故取性平之柴胡,微凉之郁金,性寒之川楝,微温之乌药以疏肝解郁,理气和胃。乌药虽温,但不刚不燥,能顺气降逆,疏畅胸膈之逆气,与苦寒性降之川楝为伍,相互抑其弊而扬其长,于气阴无损也。
    久病入络,气滞血瘀,络损血伤,故用丹参、郁金以活血通络,祛瘀生新。气郁久之化火,血瘀久之生热,本方又取黄芩以清解肝胃之热。久病致虚,当以补之。但温补则滞胃,滋腻之药又碍脾,故重用百合、丹参清轻平补之品,以益气调中,生血,养胃阴。
本方在归经上,或入脾胃,或走肝经。合而为这,不燥不腻,能取得多方协调,标本兼顾,疏理调补,相配得当的作用。不仅缓解病情较快,而且宜于久服,从而达到根治的目的。
【加减】 上腹痛有定处而拒按,舌质滞暗或见瘀斑者加桃仁10克;腹痛而见黑便者加生蒲黄10-15克;便秘者加火麻仁或瓜蒌仁15-20克;口燥咽干,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弦数者加沙参、麦冬各15克,或加生地12克,瓜蒌15克;神疲气短者加太子参15克,白术12克。
【按语】 本方药简量轻,集寒热补泻气血于一炉,肝胃同治,疗效颇著,是不可多得的一首良方。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 收起 理由
xinghu + 2 超级给力的内容,对我太有用了~!.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发表于 2013-5-27 16:16:1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南岸区
楼主,我是来打酱油的,谢谢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5-27 16:19:0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南岸区
谢谢楼主提供这么好的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3-5-29 09:05:3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这个资料很不错,楼主辛苦了,谢谢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论坛规则|(渝)-经营性-2021-0017|渝B2-20120028|前往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药智论坛 ( 渝ICP备10200070号-7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4459号

GMT+8, 2024-6-15 00:0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