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智论坛

查看: 517|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落选院士当选美院士 曾批评经费分配体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13-5-2 14:04: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重庆南岸区
中国落选院士当选美院士 曾批评经费分配体制

新京报讯 (记者郭少峰 邓琦)美国时间4月30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名单公布,施一公入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名单,4月25日公布的名单还显示,施一公还入选美国人文和科学院院士。

施一公现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医学院常务副院长,此前因未能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而引发关注。

30年来,有10位具有中国大陆教育背景科学家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2010年,两位海归科学家:施一公和他的好朋友、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在《科学》杂志(Science)上联合撰文,批评中国的科研经费分配体制和科研文化问题。他们在文章中指出,尽管近年来中国研究经费持续以20%的比例增长,但这种增长没有对中国的科学和研究起到应有的强大的促进作用,现行的科研经费分配体制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创新能力的发展。

他们认为,目前正是中国打破研究经费管理中各种潜规则、建立健康研究文化的时机,一个简单但重要的起点是所有新的研究经费必须基于学术优劣分配,而不再依赖私人关系。但中国科技部随即则回应称,“这不符合事实”。

他们的批评引发了广泛关注,而在去年中科院院士增选时,虽然施一公进入了预选名单,但没能最终当选。同样未能入选而声明放弃申请中科院院士的饶毅,为施一公的落选而鸣不平。

但施一公就此事接受采访时表示,在自己回国的目标中,从来没有当院士这一条,他觉得一个学者如果把当院士作为终极目标,未免太狭隘了。“我回清华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做科研。我回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育人,教育一批人,育人在育心,做科研是育人的一个重要环节。”

■ 连线

美国国家科学院:

当选院士因为科学成就

新京报:美国国家科学院看重施一公在哪些方面的成就?

高尔文·莫莉(美国国家科学院新闻办公室高级媒体官员):很抱歉,这方面的信息要等到明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年度会议上才会公布。2014年4月26日-29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在华盛顿召开年会,新入选的成员的入会仪式有可能是明年4月26日举行,该年会的议程目前还没有最终敲定,但是新成员当选的理由,年会上会公布。

新京报:美国国家科学院选择外籍院士的标准和程序是什么样的?

高尔文·莫莉:新成员入选美国科学院,是为了表彰他们的杰出贡献和持续的原创研究成果。由于新入选的成员是通过选举产生的,所以不存在成员申请入会的过程和程序。此外,只有美国国家科学院的正式成员才可以提交正式提名。提名递交后会对被提名人进行广泛和仔细审查。每年增选美国籍院士不超过84人,外籍院士不超过21人。

新京报:施一公是一位比较年轻的学者,美国国家科学院在选择外籍院士时,会不会考虑年龄因素?

高尔文·莫莉:任何成员入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都是因为他们的科学成就,所以年龄问题不是考虑因素之一。

新京报:施一公之前落选中科院院士,但成为了美国双料院士,你觉得这是什么原因?

高尔文·莫莉:这个问题你需要去问中国科学院。

(新京报)


沙发
发表于 2013-5-2 14:17:4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南岸区
看贴要回帖啊!~同志们!加油

点评

好官方的回答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5-2 14: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5-2 14:18:0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南岸区
惜姌 发表于 2013-5-2 14:17
看贴要回帖啊!~同志们!加油

好官方的回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3-5-2 14:59:0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南岸区
啥也不说了,楼主就是给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论坛规则|(渝)-经营性-2021-0017|渝B2-20120028|前往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药智论坛 ( 渝ICP备10200070号-7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4459号

GMT+8, 2024-6-15 11:2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