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智论坛

查看: 962|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药品安全观察之解析中药原料黑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13-4-28 08:42: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湖南长沙
3月26日,CCTV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曝光广东宝山堂购买山银花枝叶替代山银花花冠,且山银花经过工业硫磺熏蒸,含剧毒砷汞残留。
4月初,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基本查明:宝山堂制药有限公司违反委托合同,涉嫌使用山银花的非药用部位投料生产维C银翘片干浸膏,伪造生产记录和有关单据以达到规避监管的目的,手段隐蔽、影响恶劣,给公众用药安全带来隐患。已收回该企业《药品GMP证书》,并已依照法定程序启动吊销其《药品生产许可证》工作。
投料黑箱
中药制剂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为原料,按《中国药典》、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制剂规范》等规定的处方和标准制成具有一定规格的剂型,可直接用于防治疾病的一类药品,而投料是确保中药制剂质量的重点环节的关键。
中药材和饮片的质量问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伪品、替代品增多。中药材有数千种,且品种繁多。一些中药材经营者通过以次充好、以假乱真、掺杂使假、不同品种混用等,将假冒、伪劣药材销售到患者手中。
二是未按GAP要求进行种植,达不到用药质量要求。如一些药农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或是未按规定的时间和方法采收等,形成劣品。
三是炮制不当。比如黄芩对于炮制的温度和时间都有着很高的要求,有效成分随着时间增加而增加,但随温度的增加而递减,很多药材加工者经常忽略这一点。
四是运输储存不当。目前,国内市场对同一种中药材没有规定统一包装,经营药材的专业公司多数也未制定相关的包装标准。有的药材因包装物使用不当,造成药效减弱、变化;有的因包装物潮湿破裂,或粘有剧毒农药、高效化肥,或附有虫卵、霉菌,产生二次污染。
宝山堂事件就暴露了中药行业的投料问题,由于中成药定性检测的方法存在漏洞,导致生产环节的虚假投料在最终产品的检测上体现不出来,中成药原料,就像一个未解的“黑箱”。按照中国《药典》,山银花的入药部位应该是花而不是枝叶。据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定,宝山堂生产维C银翘片干浸膏用是非药部位"枝叶"投料,而不是"花"(山银花提取物)。中药企业虚假投料事件并非孤例,在宝山堂被查之前,有业内"普药大王"之称的四川蜀中制药也曾因复方丹参片和板蓝根卷入"虚假投料门"(以苹果皮代替原料),被四川省药监局收回中药GMP证书并进行了半年的整改。
中药含量测定难
虽然《药典》规定了中药材和饮片的入药部位,但同时由于《药典》在中成药检测上只是"定性检测",这种"定性检测"的方法存在漏洞,导致原料生成环节和成药生产环节的虚假投料在最终产品的检测上体现不出来。如中药药品标准中,一些化学成分并不代表特定中药,即便少投或不投其中一两味药,也很难被检测出来。同时,中药材的品种、产地,采收季节、入药部位、炮制方法以及生产过程中投料比例也无法在检验过程中得到证实。
一些企业在药品生产过程中,过分注重降低生产成本, 选择以质次价低的原辅料代替优质原辅料(如用参须、参叶代替人参;用筋条、剪口、七根代替三七;工业用丙二醇代替药用丙二醇等), 致使药品的质量降低, 其药物安全性也得不到保证。
中药饮片既是调配汤剂的处方用药,又是中药制剂的投料用药。饮片的炮制方法是保证其归经、药性和发挥药效的重要手段。但一些企业在药材前处理过程中不按照《中药炮制规范》进行炮制,影响中药制剂原料的质量。
根据国家《药典》检测,在板蓝根的成分检测中只有检测氨基酸一项,而且只定性不定量。因为板蓝根中本身就自带亮基酸和精基酸,只要成分检测中检测到氨基酸,就等于合格。然而,很多生物都自身带有氨基酸,包括苹果皮在内。也就是说,如果用苹果皮假冒板蓝根作为原材料生产"板蓝根颗粒",同样能顺利通过检测,成为"合格"的假药。宝山堂事件中,监管部门在检测时以是否有"绿原酸"为准,无论是山银花枝叶或是花都能检测出"绿原酸"这一指标,而两者价格差别很大,企业就投机取巧,虚假投料来谋取利益。
迄今为止,中国药典(以下简称ChP)作为中国的药品法典已出版了9部,从历年版药典的质量标准收载情况看,中药质量标准逐步发展完善。例如,从ChP1953~1963年版外观形态的经验鉴别,到1977年版的显微鉴别就前进了一大步。而在1985~2005年出版的5部药典中,中药含量测定的方法和应用范围一直在不断扩大:ChP1990年版收载中药材和成方制剂共计784种,其中有含量测定的品种为106种,占13.6%;ChP1995年版收载的中药和制剂为920种,其中有含量测定的品种为157种,占17.1%;ChP2000年版收载的中药品种为992种,其中有含量测定的为388种,占39.1%;ChP2005年版收载的中药品种为1146种,其中有含量测定的为656种,占57.2%. ChP2010年版收载的中药品种为2136种。2005年版药典共收载显微鉴别620项;2010年版仅新增显微鉴别就达633项,2005年版药典共收载薄层色谱鉴别1507项;2010年版药典仅新增薄层色谱鉴别就达2494项,除矿物药外均有专属性强的薄层鉴别方法。

利益驱动
近年来,中药材原料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涨价,但药企却无法随意上调药品价格,使得企业面临巨大压力。而有一些企业为了能进入各地招标环节不惜铤而走险,弄虚作假,偷工减料,以价低取胜,忽略药品最重要的安全环节,这种现象目前越来越多地凸显出来。
据悉,在蜀中制药出事前,即有人坦言,如果按照三七(又名田七)市价360元/公斤和药典要求生产计算,一瓶60片装的复方丹参片,三七一项成本就要占到3元,不要说还有丹参、冰片、辅料、人工等成本。而蜀中制药生产的复方丹参片中标价可以低至0.95元,到底如何生产出来的,不禁叫人怀疑。
宝山堂加工的维C银翘片干膏中使用毫无药效的山银花枝叶入药,山银花干花的价格一直较为高昂,达到60元-70元/公斤,相比之下山银花枝叶的价格就低廉很多,近年来的价格一直不到10元/公斤。如此一来,宝山堂仅仅这一项上就可以省去不少的成本费用。这不仅仅是以次充好,同时也是对消费者的一种欺骗。业内专家表示,中成药原料用非法定部位入药,肯定会影响到成药的疗效,而且非法定部位也存在成分未明等问题,在安全性方面也有隐患。
监管行动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2年7月下发关于规范中药生产经营秩序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的通知指出,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中药材产量与需求矛盾加剧,价格剧烈波动,中药生产流通领域问题突出,制假售假现象有所抬头。一些中药生产经营企业降低要求,放任不规范行为,为制假售假提供方便,甚至直接参与违法活动,严重干扰中药生产经营秩序,直接影响公众用药安全有效。
通知中要求,中药饮片、中成药生产企业应保证其使用的中药材来源、产地稳定,推进中药材基地建设,积极引导中药材规范化、规模化种植。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应严格按照GMP要求和炮制规范进行炮制生产,具备与生产品种相适应的检验设备和能力,严把质量检验关。中成药生产企业应严格按照GMP组织生产,严把原料、中间产品和成品质量关,切实承担起第一质量责任人的职责。使用中药提取物投料的生产企业,应切实加强对提取物生产企业的质量审计,不得使用无《药品生产许可证》企业生产的产品和无国家药品标准的产品。中成药生产企业应加强中药提取车间建设,使之完全适应相应品种提取生产和质量控制需要。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应从持有药品GMP证书的饮片生产企业或持有药品GSP证书的饮片经营企业采购中药饮片,并索取合法票据。要严格执行药品GSP和《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有关规定,完善管理制度和措施。严禁从事饮片分包装、改换标签等活动。严禁从中药材市场或其他不具备饮片生产经营资质的单位或个人采购中药饮片,确保中药饮片安全。
2012年9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重拳打击一批染色增重、制假售假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其中8家停产整顿、12家立案,掀起了国内新一轮的中药材市场专项整治行动。

中药鉴别小贴士
真真假假充斥着整个中药市场,近来假中药饮片更是猖狂。要知道中药饮片质量优劣直接影响中药的临床疗效,中药市场已经发现不少劣质中药,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安全隐患。如何鉴别真伪,专家给你专招:
冬虫夏草人工伪品
有两种伪品出现:一种用幼蚕做虫体,人工染成黄色; 一种用淀粉加色素及黏合剂压模而成,子实体有用黄花菜染色伪造的,也有用泥巴伪造的,用水浸泡后子实体与虫体分离,或者子实体用手轻捻有泥浆产生。
阿胶
阿胶一般制成长方形块状,长形平正,色泽均匀,对光照视呈半透明状,且干燥坚实,不弯曲,夏日亦不湿软。并无异常臭味; 将胶块置于手中,用手往桌面拍,胶块即断成碎块,断面光滑似玻璃,无异物者为真。若拍打不碎,不透明,天热变软,断面不光滑,用火烧会发出臭味者系伪品,不堪入药。
天麻片掺芭蕉芋
两者饮片都为角质样、半透明,对光透视可见筋脉小点,难以鉴别。但正品天麻饮片可见颗粒突起的潜伏芽,内皮层环稍靠中央,筋脉点较小,其具尿臭; 伪品芭蕉芋饮片无潜伏芽,内皮层环稍靠外侧,筋脉点粗而多,无尿臊臭。显微鉴别前者可见草酸钙针晶束,后者可见草酸钙簇晶。
胖大海掺圆粒萍婆
两者均为梧桐科植物的种子,外形相似,但前者呈椭圆形,橄榄状,表面皱纹稀而疏,手摇无响声,水浸泡后膨胀5~8倍,子叶大而菲薄; 后者呈圆形,表面皱纹细密,手摇有响声,水浸泡后膨胀2~3倍,子叶呈角质样。
蒲黄掺有玉米粉
正品为鲜黄色细粉。质轻松,易飞扬,手捻之有润滑感。伪品黄白色粉末,质较轻,手捻有粗糙感; 镜检有淀粉粒。放在水中,漂浮于水面者为蒲黄,沉于水底者为玉米粉。
穿山甲掺有盐和白矾
正品炮山甲表面黄色,质轻,断面无结晶,味淡。掺盐穿山甲色较深,黄棕色,味极咸。用水浸泡,含盐量达15.7%; 显氯化物和钠盐反应。掺白矾的穿山甲表面有白色细小颗粒,掰开断面可见大结晶; 水浸液显硫酸盐、铝盐、钾盐反应。
金银花掺入糖、盐、矾及白砂土
正品金银花表面黄白色或绿白色,质轻而柔,气微,味淡。掺伪金银花表面明显有白霜状物,质重而脆,掺糖者味甜; 掺盐者味咸; 掺矾者味涩; 掺白砂土者味淡,用热水泡之,有大量白色沉淀产生。
檀香掺入伪檀香
正品檀香表面灰黄色,光滑细腻,横切面显油迹,气清香,表面、断面香气一致。伪檀香表面多为棕黄色,粗糙,横切面不显油迹,表面气腻香,断面气微弱。
沙发
发表于 2013-4-28 08:49:3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合川区
不错,又占了一个沙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4-28 08:59: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天津
唉  无语 还是老问题就是解决不了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3-4-28 10:52:4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南长沙
现在还有多少放心药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4-28 14:41:3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南岸区
放心药  管用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4-28 16:11:3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南岸区
楼主,佩服!楼主辛苦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4-28 16:14:1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南岸区
这个资料很不错,楼主辛苦了,谢谢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论坛规则|(渝)-经营性-2021-0017|渝B2-20120028|前往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药智论坛 ( 渝ICP备10200070号-7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4459号

GMT+8, 2024-6-3 04:0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