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智论坛

查看: 4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学恭:医药产值保持增长 但整体盈利能力下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13-4-25 18:51: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广东惠州
2013年4月23日-24日,第23届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营销高峰论坛在武汉召开,与会嘉宾就医药行业热点问题展开热烈讨论。以下为嘉宾精彩发言。
   发言人: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司 王学恭
  医药工业发展的特征,有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产值规模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但是增速有所放缓。2012年规模以上企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8225亿元。同比增长21.7%。2012年医药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5%。高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4.5%。今年1到2月份,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897.7亿,同比增长21.9%,继续延续了比较快的增长速度。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们今年的产值增长比2011年下降了6.9%。这个图表是2008到2012年分季度的产值增长情况。从2012年一季度开始,增速有所下降。到上半年的时候我们还顾虑今年的产值增长要低于20%。但是在三四季度又有一个翘尾,所以今年总体保持了较快的速度。
  第二,效益增长略低于产值增长,但是整体盈利能力有所下降。2012规模以上企业共实现利润总额1833亿,同比增长20.4%。2007到2012利润总额复合增长率24.8%。20131到2月累计实现利润266.2亿元,同比增长24.2%,盈利能力有所抬头。2011年利润增速比2010年下降5.1%。2012年进一步较2011年下降2.8%。2010年全年到4季度,累计增速28.3%。但是到2011年4季度,只有23.2%。到今年4季度,只有20.4%。
  医药工业类上市公司反映的问题更为突出,行业统计数据有它的局限性,是规模以上企业的加总口径。2011年医药工业类上市公司可比销售收入增长16%,2010年同比增长25%,2011年医药工业类上市公司可比净利润下降0.3%,2010年同比增长28%。2012年前三季度医药工业类上市公司可比销售收入增长13.5%,2011年前三季度医药工业类上市公司可比净利润增长3.2%。
  分行业看,化学原料药是造成增长放缓的主要因素。是2012年各子行业的产值情况。规模以上以化学原料药为主的企业产值增长16.6%。在各个子行业里面增幅最慢。2012年各子行业的利润情况,规模以上化学药品原料药制药企业同比增长15.9%。
  化学原料药抗生素为主的企业利润降幅最大。这和2011年以来实行的非常严格的限制抗生素使用以及化学医药领域的抗木扩张造成的产能过剩有直接的关系。
  第四个特征,国内市场需求总体旺盛,出口增长乏力。2007年以来样本医院的用药综合增长只有14.4%。12年增速达到了16.65%。但是出口,2008到12年出口交货值的增长来看,2012年出口交货值只比2011年增长7.3%。2012年出口交货值增速较2011年下降10个百分点。现在国内消费整体上保持一定的强劲。2012年海关进出口数据反映出同样的其实,2012年医药商品出口额476亿美金,同比增长6.9%。
  拉动国内医药产业消费品增长的主要力量是,国家加大医药卫生事业的投入。2011年保费比2008年翻了一番。2015年按照十二五规划,保费增幅大概能达到2008年的4倍。医保覆盖面扩大和医保水平提高,医保人数保费增加。过去健康需求得不到释放的城镇居民和新农合、农民这一群人群的保费增加,报销水平提高,大病保险制度的建立,将释放大量的潜在需求。今后几年保费的增长速度也有下降。反过来也会对我们药品消费的增长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目前关于医保控费的政策已经陆续出台。
  各级医院新建设施的增加,拉动了医疗需求的增长。第三方的研究报告,从这个数据来看,国内医院采购增长情况,12年、11年保持了百分之十几的增速。中国的药品应该是全球第三大药品市场。我们的医疗器械也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医疗器械。
  第五个特征,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大。2010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114亿,同比增长31.9% 。2011年2950.5亿,同比增长46.2%,2012年3564.7亿,同比增长34.6%。这些资金庞大的固定资产投资反映出来现在医药工业正处在一个投资的热潮中。这些资金大量的用于新版GMP改造、搬迁改建、新产品产业化。在拉动和推动医药工业增长的同时,也为企业、行业增加了运营的成本和资金的压力。通过我们的调查,十二五期间投资计划在十亿元以上的企业众多。很多企业计划达到50亿,甚至更多。
  第六,技术创新活跃、成果突出。我们医药创新体现出几个非常好的趋势。首先是资本聚集、创新投入增加,政府加大投入,通过新药创制等方式加大投入。2011年以来会保持更大的支持力度。社会资本大量涌入了医药创新领域。包括民间投资、行业外的投资。投身新药开发的企业增多。技术创新体系得到加强,企业主导建立一批国家级的研究中心,一些企业研发中心的装备水平、科研力量、研发经费已经达到了我们过去说的国家类的水平,医药创新过去都强调中科院、医科院、军科院等等。但是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很多企业,尤其是重大经销商拿到的大平台项目的企业,他们的团队、经费、装备、设施都已经达到了国家队的水平。
  过去几年中,有二十多个在研新药获得了欧美的专利,CDE受理的1.1类创新药品项目数量达到70多个。作为生物技术药物领域最活跃的单抗药物已经有6恩个产品实现了产业化,还有20多个品种处于不同的临床阶段,涵盖了国外主要上市品种,我们基本都能防止,都在防止。防止创新活跃,专利到期药物基本都能够在国内生产、企业瞄准专利药提前布局,提前研发。高端医药信息开发也取得了突出的成果,64排CT、超导、彩超、全自动升华分析仪等等诊疗设备国产化水平显著提高。过去比较高端的设备都是外资品牌的天下,现在我们国产设备,或者国产的高资耗材已经取得了一定的份额。工业技术也有很大的提升。这是我们医疗器械的图表,在高资耗材,冠脉支架、分子诊断等等,我们超过了外资品牌。
  第七,国际化步伐加快,首先,医药出口的持续增长,2012年医药保健品出口额按照海关数据476亿,同比增长6.9%。虽然增速有所放缓,但是仍然是一个很大的盘子。继续保持化学原料药出口优势,在维生素、抗生素等大宗原料药基础上,一些特色原料药成为新的出口优势产品。传统出品的都是一次性耗材、纱布、注射器,这几年我们高技术含量的出口比重越来越大。14个原料药获得世卫组织的GMP认证,88个原料药品种获得欧洲药品质量管理局的GMP认证,223个原料药品种获得PIC/S成员国的GMP认证。我们的出口产品也在从原料药向制剂延伸。有数十个仿制药在发达国家注册。而且在美国市场有一定的销售。境外投资已经成为一些优势企业的选择。一些规模很大的企业都在通过中介机构、其他的各种各样的途径在跟国外的生产企业接触、洽谈投资和收购。我们相信在不远的几年内,这些工作有一些比较多的案例出来。
  第八,资本市场为中小企业发展注入活力。2009年为高科技、成长型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平台的创业板启动,医药企业成为创业板最活跃的元素。2009至2010年,14家医药工业企业在创业板上市,占上市企业数量的10%,融资额超过10%。上市融资为企业技术创新、开拓市场、兼并重组状态了条件。医药行业的高成长吸引了大量的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的介入,成为最受关注的投资领域,十一五期间公开信息获得到的PE、VC融资的医药企业达到300家以上。
  第九,产能盲目扩张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盲目新建项目和扩张产能。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化学原料药尤为突出。中国很多独家原料药难以获得利润。我们在牺牲环境、资源的同时,我们还是亏损,或者陷入双反的调查。中国的大宗原料药在全球,如果说大量品种都是中国独有,或者中国占绝大多数的份额。有点像稀土一样,我们根本没有获得应有的利益。制剂批件18.7万个,化学药制剂有60个剂型的4500多个品种,批件12.7万个,很多品种都有上百家企业生产,4000个左右仿制药申报申请。化学原料药产能过剩问题突出。维C2011年产量12万吨,产能20万吨。
  第十,行业发展受政策影响比较大。我这里面列出了2012年以来国内发布的关于医药相关的规划和文件。医药工业的发展受相关政策影响非常大。从注册到监管、从医保到定价,从公益医疗机构的改革各个方面影响非常大。这几年由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处于政策的密集调整和出台期。医药行业深受这些相关政策的影响。某些时候也受到相关政策的困扰。工信部有条件影响相关政策的制订,我们也希望在将来的政策制订过程中得到更多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反过来去影响其他部门。
  刚才介绍的是医药工业发展当前的主要特点。
  第二方面,医药产业政策的几个重点。
  第一,推动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国家对于医药创新的重视程度非常高。食品药品监管局出台了关于深化药品审批制度改革的意见,也对于我们有很大的帮助。
  第二,鼓励生物技术药物和医疗器械发展,生物技术药物是最有成长性的领域。疫苗在疾病管控、单抗在治疗重大疾病当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也是产业重点推动发展的行业。高端医疗器械依赖进口,整体医疗器械市场60%以上是来自于外资品牌。如果是三甲医院,外资品牌基本上占到70%、80%。国产医疗设备能够达到外资品牌的水平,降低医疗服务的成本。也是行业管理中重点关注的。
  第三,近期正在和国家发改委严格实行高性能医疗诊疗设备的专项。
  第四,促进仿制药发展水平提高。开发出来三十个创新药物,当然意义非常重要,但是把目前已经有的四千多个防止药的品种和质量提高一步,对人们的健康意义更大。
  第五,推动出口结构调整和制剂国际化。我们现在还不能说是医药国际化的国家,我们的化学原料药的出口,还不能说是真正的药品。如何推动制剂国际化,我们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包括国家对达到国际水平的仿制药的支持政策,通过国外GMP认证的支持政策都在陆续出台。
  第六,推动兼并重组和提高产业集中度。市场结构如何改变,如何使行业内的兼并重组取得实效,也是我们积极在做的工作。
  第七,保障基本药物供应。当前基本药物供应最大的难点是一些用量小、价格低的小品种。虽然纳入了基本药物目录,但是临床使用量非常少。生产企业没有积极性,对这些品种,我们打算通过定单生产、医药储备这些相关的方式保障相关供应。新的目录出台以后,又增加了品种的数量,工信部的任务也非常艰巨。
  第八,限制低水平重复建设,低水平重复建设成为我们行业发展目前影响最大的问题之一。化学原料药是影响医药增长的主要因素。但是化学原料药的增长放缓很大程度上受产能盲目扩张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的。如何限制低水平重复建设,给现有的产能一个合理的疏通通道,这也是我们在积极研究的东西。比如说我们甚至考虑给一些化学原料药采取差别化的出口退税政策等等。
  第九,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医药工业十二五规划目标: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较十一五末降低21%,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清洁生产水平明显提升。
  第十,主要产业化扶持项目。我们近一两年来还在推动相关产业的扶持。我们现在做的五个方面的专项。希望大家争取国家的支持,国家的支持也是生产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论坛规则|(渝)-经营性-2021-0017|渝B2-20120028|前往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药智论坛 ( 渝ICP备10200070号-7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4459号

GMT+8, 2024-6-1 22:38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