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智论坛

查看: 23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谈化学仿制药的项目管理---原料药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23-5-15 17:54: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浙江
前言

项目管理目前已经应用在各个领域,医药的项目管理目前公开报道相对较少。笔者整理了工作过程中的经验,在这里和业内老师做一个分享和沟通。

从管理角度而言,一个成熟的团队,一般会同时具有职能经理和项目经理。职能经理抓日常技术,行政日常管理;项目经理抓进度、质量、成本、沟通、干系人管理等。项目团队人员及项目较少的时候,团队负责人很容易面面俱到,可能比较容易管理的比较顺畅。随着公司的发展,项目的不断增多,当团队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比如30人,可能就需要引入项目管理的概念了。初期允许职能经理来兼职项目经理的角色,这时候职能经理本身的工作量还没有增长到一定的程度。但当项目、人员继续增多,职能经理无法继续兼任的时候,项目管理就必须要由项目经理来独立完成了。当我还是一线员工的时候,我考虑的是,如何更好更快的做好公司交给我的任务;当我是一名项目主管的时候,我关注的是,如何做好几个项目的方案,做好实验的分工,让几个项目都保质保量交付;当我成长为一名研发负责人,我思考的是,如何让团队有条不紊的完成公司交给我们的年度任务KPI,如何降低项目的运行风险,如何降低项目的运行成本。

曾经听到过这样关于管理的一句评论“做管理就是走流程”,当在管理岗位做的越久,对这句话的理解也就越深刻。总结起来,项目管理就是要制度化、流程化、模块化、模板化,减少员工犯错的机会。

谈到原料药的项目管理,必然要谈到工艺的持续改进,成本的持续降低,安全环保的持续关注优化。但是,作为项目管理,第一阶段,也是获得上市许可的第一步,那就是原料药的登记。原料药的开发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阶段,分别是工艺路线打通及优化,小试确认,中试放大,试生产及工艺验证,稳定性研究等。基于申报需求,我对各阶段的工作重点做了如下总结。

一、工艺路线打通及优化

1)工艺研究---工艺路线打通
①文献调研,路线考察及确认(S.2.6);
②起始物料厂家的确定及质量确认:a)资料:ROS,杂质谱,残留溶剂,元素杂质,分析方法获取;b)物料索取:主厂家:1kg,其它:50g;c)分析:COA对比,自检确认对比;(S.2.3.1)
③中间体及成品的初步结构确认。

2)工艺研究---工艺路线优化
①各步控制空间、挑战试验;后处理条件优化(产业化操作衔接、统一溶剂等)(S.2.6.2);
②成本核算分析表:根据成本占比针对性优化(S.2.6.2);
③杂质档案梳理,及杂质合成:①加标试验:确定起始物料、中间体及粗品的杂质限度制定依据;②基毒杂质单独讨论限定限度合理性;③降解杂质:强制降解实验和文献报道分析评估降解杂质的产生途径和控制方法;④不应缺漏文献或现有其他标准中已公布的杂质(S.2.3.1)(S.2.4.2)(S.3.2.2)。
④极端条件/破坏实验考察(S.2.6.2)。

3)质量研究
①合成样品的跟检;
②API各国质量标准对比(a药典、审评报告、IF文件等;b参比制剂检测结果,对比有关、晶型等;)(S.4.1);
③确认方法起点,优化起始物料、中间体、粗品检测方法(含IPC,参考文献、专利、盖章厂家方法)(S.4.3),初定质量标准(S.2.3.3);
④起始物料、关键中间体及杂质的溶液稳定性考察(S.4.3);
⑤起始物料的方法学验证(S.2.3.3);
⑥杂质对照品资质收集,确认完整性(S.5);
⑦成品的分析方法及质量标准初定(用于小试全检)。

二、小试确认

1)工艺研究
①工艺参数数据累积;
②API的关键质量属性确认(S.2.6.2);
③物料平衡表;
④三废处理方案及工艺安全性评估(S.2.6.2);
⑤工业化设备的材质试验;
⑥多批(尽量三批)起始物料的确认。

2)质量研究
需求:起始物料、中间体、粗品及成品20g留样;
①小试样品全检;
②起始物料标准及各中间体、粗品中控标准建立;
③起始物料、中间体、粗品、成品:
a.分析方法并完成预验证及标准初拟;
b.包材的筛选:带包装的影响因素试验(S.6);
c.存储时限预考察;
④成品的预稳定性试验;
⑤建立其它溶试剂标准:参考GB/行业标准等;
⑥成品晶型、粒径研究(积累数据);
⑦原研质量标准检查项的对比确认。

三、中试放大

1)工艺研究
①中试工艺确认,数据积累;
②溶媒回收套用研究(S.2.2.2);
③按需优化工艺参数/后处理方式并形成报告总结,并形成技术包文件转移生产。

2)质量研究
需求:每批30g全检
①中试样品全检;
②(中试批样品)成品的分析方法学验证;
③溶媒回收套用质量标准初拟;
④起始物料分析方法转移。

四、试生产

1)工艺研究
①起始物料工艺确认,跟进QC检验放行;
②空白批生产记录审核;
③清洁方法交接;
④工艺验证过程中的数据确认与技术指导。

2)质量研究
①成品的分析方法转移;
②起始物料、中间体、粗品、成品:
a.研究性杂质的加测研究;
b.质量标准内数据收集;
③(中试批样品)中间体、粗品分析方法验证与转移。

五、工艺验证

1)工艺研究
①偏差调查等试验样品的检测;
②工艺验证过程中的数据确认与技术指导;
③形成工艺验证技术总结报告。

2)质量研究
①中间体、粗品的分析方法验证与转移;
②起始物料、中间体、粗品、成品:
a.研究性杂质的加测研究;
b.质量标准内数据收集(S.2.6.5);
③稳定性放样方案的确认(S.7.2);

六、稳定性研究

稳定性研究过程中,一般会在工艺验证完成后一个月内,合成提交申报资料,基于稳定性数据及工作量的考虑,一般要求分析学科在稳定性4月时提交申报资料,进而对申报资料进行申报前的质控工作。稳定性6月结束,提交申报资料。

同时,研发人员也需要持续关注稳定性数据的数据趋势:如同一因素条件下,有关物质等检测项变化趋势的合理性;重点关注是否低条件降解趋势超过高条件;含量下降较多时,需要核对其他检查项目的数据等。

上述内容系笔者就工作过程中的一部分的整理总结,合成学科是一个十分复杂且需求灵活多变的学科,不同项目可能还有各自的关注点,很难面面俱到,本文仅对一些共性的项目管理内容进行了总结,难免有不足之处,供业内各位老师参考。

声明:文章转载于【注册圈】,作者【咖啡里的茶】,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做转载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论坛规则|(渝)-经营性-2021-0017|渝B2-20120028|前往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药智论坛 ( 渝ICP备10200070号-7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4459号

GMT+8, 2024-5-9 10:47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