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智论坛

查看: 41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21年,10大创新药交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21-12-23 11:23: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重庆
2021年已经接近尾声,这个时点来回顾这一年,整个中国医药行业可谓风云变幻,跌宕起伏。国家集采持续推进,医保灵魂谈判再次上演,创新药百花齐放,裁员浪潮掀起……这一年,我们都在浪里沉浮。

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推进医药创新产业发展,药企License-in/out的项目大幅增加,影响持续扩大。

一方面,企业为了快速整合外部资源形成互补优势,通过License-in模式进一步丰富产品线,解决创新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研发实力不断增强的创新型企业则通过License-out,来获得丰厚的现金回报,并且快速地走向全球化,逐渐获得国际市场的认可。

首期年终盘点,将根据创新药交易金额和行业影响力,重点解析今年10起License-in/out授权交易事件,看看是否可以为明年的行业发展带来一些启发。

License-in TOP 5

2019年以前,国内的创新药项目引进交易集中在1亿美元以下,2019年的平均首付款为1510万美元。但近三年来,交易金额突飞猛涨,1亿美元以上交易有17笔,占比超过60%。

据统计,截至2021年12月中旬,国内医药行业license-in交易已达128起。无论在数量还是总交易金额上,都远远超过了去年(108起)的数字。

而且,本土企业之间的授权交易也不在少数,目前已超过36项。不乏交易金额较高的,比如天境生物与济川药业达成近20亿元交易;信诺维与云顶新耀的合作总额达5.49亿美元……

NO.1
再鼎医药:交易数量最多

再鼎医药是国内License-in动作最大的企业,先后与赛诺菲、GSK/Tesaro、再生元、MacroGenics等国外药企达成十余项交易。今年至今,再鼎医药至少已启动9项,仅11月一天之内就与两家企业达成独家许可协议,总共合作费用7.97亿美元。

除此之外,截至11月结束,再鼎医药今年至少还有另外7起License-in:1月,引进Efgartigimod和MET/SRC/CSF1R抑制剂TPX-0022,总代价5.36亿美元;3月,与阿尔脉生物签订合作协议;4月,与RubrYc达成合作许可;6月,引进Adagrasib和4款双抗药物,总代价16.73亿美元;8月,与Schrodinger达成针对肿瘤DNA损伤响应机制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研发及商业化合作,总代价3.38亿美元。

再鼎医药如此豪气地“买买买”,就是手里有钱的传统药企也是望尘莫及。

NO.2
翰森制药:单项总金额最高

10月15日,翰森制药宣布与SilenceTherapeutics达成合作,双方基于Silence独有的mRNAiGOLD平台合作开发针对三个未披露靶点的siRNA药物。

根据许可协议,在完成I期临床研究后,翰森制药将拥有前两个靶点在中国(包括香港、澳门及台湾)许可的独家选择权。对于第三个靶点,翰森制药还将在新药临床试验申报时获得全球权利许可的独家选择权,并将负责第三个靶点选择权行使后的所有开发活动。

翰森制药将支付给Silence1600万美元首付款,以及13亿美元潜在里程碑付款,基于产品净销售额10%至15%的特许权使用费。

NO.3
恒瑞医药:最受大众关注

恒瑞医药掌门人孙飘扬回归后,就开启了“买买买”的模式,自8月份后就发起了3笔“License-in”。

先是斥资14亿元引进大连万春布林首屈一指的新药gef-h1活化剂普nablin,然后又以3000万美元获得天光市第三代CD20单克隆抗体mil62在中国的独家商业权益。上月,恒瑞又以2亿美元的首期付款和里程碑付款,与基石药业就抗CTLA-4单抗CS1002达成大中华地区的战略合作及独占许可方案。

但是,12月1日,万春医药收到FDA的新药申请回应函,普那布林未能获批上市。因此,恒瑞医药已经支付的2亿人民币首付款存在打水漂的可能性。

NO.4
济川药业:两倍净利押注未来

11月10日晚间,济川药业发布公告称,济川药业与天境生物就长效重组人生长激素伊坦生长激素达成产品开发、生产及商业化战略合作,济川药业将向天境生物一次性支付2.24亿元的首付款,以及累计17.92亿元里程碑付款,总付款最高达20.16亿元。

20.16亿元的总交易额不仅创下了近年中国生物医药市场及全球儿科医药领域同类新高,而且对济川药业来说可谓“下了血本”,要知道,2020年公司净利润仅为12.77亿元。

NO.5
云顶新耀:在研管线均为license-in

Licensein可以说是云顶新耀的重要标签,目前其8个产品全部来自海外药企的授权引入,涵盖肿瘤、免疫、心肾和感染性疾病四个领域,其中6款已经在中国开展或准备进入注册研究阶段,有几款药物预计在1-2年内获批上市。

9月13日,云顶新耀宣布,与ProvidenceTherapeutics达成两项最终协议。第一项协议是mRNA新冠候选疫苗的授权许可;第二项协议是利用Providence公司领先的mRNA技术平台在全球开发mRNA产品。根据协议,云顶新耀将支付Providence1亿美元预付款,以及后续高达4亿美元的里程碑款项。

License-out TOP 5

2020年,普遍被看成是国内License-out的元年。2021年,国内License-out交易火热程度依旧有增无减,License-out案例和金额也在增加。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11月底,国内医药行业已经有23个交易为License-out。以下为交易金额最高的5项。

No.1
百济神州&诺华
交易金额:29亿美元

12月20日,百济神州与诺华达成合作协议,诺华将获得百济神州TIGIT抗体的美国、加拿大、欧洲多国及日本的权益。诺华将支付3亿美元预付款,6亿或7亿美元的额外付款,18.95亿美元监管批准和销售里程碑付款,以及20-25%的销售分成。这是百济神州继替雷利珠单抗之后,与诺华达成的又一笔交易,也刷新了中国药企单品种对外授权金额新高。

TIGIT抗体为百济神州联合治疗的核心产品之一,PD-1+TIGIT已经开展多项实体瘤临床,覆盖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宫颈癌、食管癌、肝癌等,同时还在探索PD-1+TIGIT+化疗的三联疗法。

NO.2
荣昌生物&西雅图基因
交易金额:26亿美元

2021年8月,荣昌生物将维迪西妥单抗以26亿美元授权给西雅图遗传学公司(Seagen)。根据协议,Seagen获得在荣昌生物区域以外的全球开发和商业化权益,荣昌生物将保留在亚洲区(除日本、新加坡外)进行临床开发和商业化的权利。

2021年6月,维迪西妥单抗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适应症为至少接受过2种系统化疗的HER2过表达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癌(包括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成为首个国产ADC药物,目前在研适应症覆盖胃癌、尿路上皮癌、乳腺癌、胆道癌、肺癌等各类癌种。

NO.3
百济神州&诺华
交易金额:22亿美元

2021年1月,被称为“PD-1出海之王”的百济神州与诺华签订合作协议,授权诺华在北美、日本、欧盟及其他6个欧洲国家共同开发、制造和商业化替雷利珠单抗。其中,6.5亿美元创下了国内创新药出海最高首付款纪录。

目前,替雷利珠单抗已在中国获批五项适应症,同时在全球开展35项临床试验,覆盖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肝细胞癌、食管鳞状细胞癌、胃癌等各个癌种。

NO.4
锐格医药&礼来
交易金额:超15亿美元

12月10日,锐格医药授予礼来的是锐格医药旗下代谢病领域的专利许可,靶点为GLP-1R,是II型糖尿病最为有效的治疗靶点之一,“口服、一天一次、生物利用度高”为其主要特点。该项专利是锐格医药代谢病领域布局的一小部分,所涉及分子的研发阶段还处于非常早期。

锐格医药与礼来的合作,代表的是规模还比较小的生物技术公司获得跨国药企的青睐。这可以说是本土药企license-out逐渐多元化,创新多元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体现。在临床前的License-in/out项目中,超15亿美元的合作刷新了历史记录。

NO.5
君实生物&Coherus
交易金额:11.1亿美元

2月1日,君实生物与Coherus就其PD-1单抗药物特瑞普利单抗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开发和商业化达成合作。根据协议条款,君实生物将授予Coherus公司特瑞普利单抗和两个可选项目(如执行)的许可,并获得总额最高达11.1亿美元的款项。此外还包含JS006和JS018-1在这些区域的选择权,为此,君实生物还将收到每个项目3500万美元执行费。

这无疑是君实生物发展中的一大里程碑事件,也代表着中国PD-1“四小龙”全部实现了“出海”之路。

无论是License-in亦或是License-out都是中国药企加速全球化的表现,未来License-in/out必将迎来大爆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论坛规则|(渝)-经营性-2021-0017|渝B2-20120028|前往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药智论坛 ( 渝ICP备10200070号-7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4459号

GMT+8, 2024-6-1 21: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