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智论坛

查看: 60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抗真菌药物的免疫调节作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21-12-6 10:37: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福建莆田

原文阅读:
    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物的使用及艾滋病发病人数增多,机会致病真菌感染日趋上升,以致抗真菌药应用更为广泛。常用 抗真菌药物主要包括多烯类、唑类、棘白菌素类和丙烯胺类等,其机制主要通过影响真菌细胞壁、细胞膜或核酸的合成和功能等发挥作用。然而,目前 研究显示各抗真菌药物并非仅局限于直接作用于真菌,亦对免疫系统有调节作用。本文就常见抗真菌药物的免疫调节作用进行综述,为进一步认识抗 真菌药提供新信息。

1 多烯类:两性霉素 B和两性霉素 B脂质体
    两性霉素 B(amphotericinB,AmB)是 由 结 节 链霉菌产生,其抗真菌机制是与细胞膜麦角固醇结合,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导致钾和其 他 胞 内 离 子 流 失,影响其正常代谢,从而发挥抗真菌作用。AmB 包含脱氧 胆 酸 盐(AmB-D)和 脂 质 体。目 前,两 性 霉素 B主要有3种脂质体:两性霉素 B脂质体(li- posomalAmB,L-AmB)、两 性 霉 素 B 脂 质 复 合 物 (AmBlipidcomplex,ABLC)和两性霉素B胶质分 散体(AmBcolloidaldispersion,ABCD)。

1.1 体外实验
    AmB能增强免疫细胞的抗多种丝状致病真菌 能 力[1,2]。AmB促 进 单 核 细 胞 和 中 性 粒 细 胞 释 放 炎症因子 TNF-α、IL-6、IL-1RA、IL-1β和IL-20,趋 基金项目: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创新工程项目(2016-12M-3- 021) 作者简介:郑 晓 丽,女(汉 族),博士研究生在读.E-mail:zhengxia- oli2018@126.com 通信作者:刘维达,E-mail:liumyco@hotmail.com 化因子IL-8、MCP-1和 MIP-1β,一 氧 化 氮(NO)、 前列腺 素、细 胞 间 黏 附 分 子1等[3,4],以 及 产 生 活 性 氧[2,5]。 研 究 发 现,AmB 可 能 通 过 作 用 于 TLR2、CD14和 MyD88信 号 传 导,呈 浓 度 或 组 织 依赖[6];AmB亦可通过 TLR2 – TLR1依赖机制 促进 TNF-α、IL-6和IL-8分 泌[7]。此 外,AmB 能 增强自然杀伤(naturalkiller,NK)细胞与IL-18的 结合产生IFN-γ,并能增强 NK 细胞的细胞毒性杀 伤作用[8],此 机 制 可 能 是 增 强 了 NK 细 胞-靶 细 胞的结合作用并调控靶细胞颗粒极化[9]。AmB还可 正向调控 淋 巴 细 胞:AmB 可 刺 激 γδT 细 胞 的 增 殖[8],并可作为淋巴细胞的促分裂原,诱导 B 细胞产生多克隆抗体等[10]。

    AmB的不同脂质体剂型对炎症因子产生的影 响存在差 异。AmB-D 与 ABCD 均可促进炎症因 子表达,而 ABLC和 L-AmB可抑制炎症因子表达 或无影响[2,3]。Bellocchio等[11]发现,L-AmB可激 活中 性 粒 细 胞 TLR4 信 号 转 导 途 径,促 进 IL-10 分泌。

1.2 动物实验
    AmB在播散性及胃肠道真菌感染的模型小鼠 中可诱导 Th1细胞反应,并促进IL-12和IFN-γ的 产生,同时 抑 制IL-4表 达[12]。Hedges等[8]发 现, 低剂量的 AmB在小牛体内具有免疫增强作用,预注射 AmB约 人 类 抗 真 菌 用 药 的1/10剂 量,继 而 用沙门菌感染小牛,结果显示给药组固有免疫细胞 免疫反应更强且小牛粪便中沙门菌载量减少。

    尽管脂质体本身缺乏抗真菌活性,但有抗炎作 用。Lewis等[13]发现,在 侵 袭 性 肺 曲 霉 病 小 鼠 中, 空脂质体可以增强真菌清除率,减少肺损伤和改善 生存 率,脂质体的保护作用与 10 mg/kgL-AmB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20年6月 第15卷 第3期 ChinJMycol,June2020,Vol15,No.3 · 971 · 的保 护 作 用 相 当,比 1 mg/kgAmB-D 的 保 护 作 用强。

1.3 临床观察
    临床上 AmB-D能提高血液中炎症因子水平, 表现为恶心、呕吐、寒战、发热的输液相关反应[14]。 AmB脂 质 体 与 AmB 相 比,除 了 能 够 提 供 有 效 的 AmB 剂 量,还可减少输液 相关反应和肾毒性。 AmB-D和 ABCD引起的输液相关反应常更重,L- AmB和 ABLC引起的严重程度相对弱,这可能与 AmB-D、ABCD 能 够 与 上 调 促 炎 因 子 相 关 基 因 表 达,L-AmB和 ABLC 则会抑制或不影响促炎因子 表达有关[14,15]。

2 唑  类
    唑类药物发挥抗真菌活 性 通 过 抑 制 细 胞 色 素 P450C-14α脱甲基酶,致使麦角固醇的合成受抑, 真菌胞膜结构和功能被破坏,进而 发 挥 抗 菌 作 用。 唑类可抑制念珠菌酵母相向菌丝相的转化,从而促 进吞噬细胞对其的吞噬和清除[16]。

2.1 体外实验
    有研究表明,唑类可增强免疫细胞抗菌。氟康 唑和伏立康唑对吞噬细胞的协同作用在 GM-CSF、 G-CSF或IFN-γ的作用下进一步增强。伏立康唑 可促进烟曲霉菌丝处理的 THP-1细 胞 TLR2 表 达、NF-κB活性和 TNF-α、IL-1β、IL-12的 分 泌,趋 化因子 MCP-1和 MIP-1β下降[17,18]。泊沙康唑作 用下中性粒细胞的激活、脱颗粒增 强,活 性 氧 产 生 增加,IL-8分泌减少[2]。

    但亦有研究表明,唑 类 具 有 抗 炎 作 用,表 现 出 不一致的免疫调节现象。艾沙康唑 作 用 下 中 性 粒 细胞的激活、脱颗粒和活性氧产生受抑制[2]。伏立 康唑降低了被烟曲霉分生孢子刺激的 THP-1细胞 TNF-α的生 成[19]。Farowski等[20]发 现 泊 沙 康 唑 作用下中性粒细胞释放活性氧减少,可能是因为泊 沙康唑抑制了烟曲霉的生长,高浓度的泊沙康唑对 人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杀伤和迁移没有影响。 Decker等[21]研究发现伏立康唑作用下中性粒细胞 胞外诱捕 网(NET)的 形 成 减 少。以 上 研 究 启 示, 在不同的感染状态及不同的组织微环境中,唑类对 吞噬细胞所起到的免疫学效应可能不同。此外,酮 康唑、伊曲康 唑、咪 康 唑 可 通 过 抑 制3’,5’-cAMP 通路减少特应性皮炎患者和正常人 T 细胞IL-4和 IL-5的产生,进而抑制 Th2介导的过敏反应,但对 IFN-γ和IL-2的 分 泌 无 影 响[22]。最 近 研 究 发 现, 伊曲康唑对健康受试者的 Th0细胞分化为 Th1或 Th2无明 显 影 响,初 步 表 明 其 在 改 善 Th2介 导 的 疾病中的作用仅是针对效应 T 细胞[23]。

2.2 动物实验
    在侵袭性或黏膜念珠菌病小鼠中,氟康唑能诱 导 Th1反应[24]。在皮肤炎症和瘙痒模型中,硝 酸 舍他康唑抑制淋巴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同时减轻模 型动物接触性皮炎,抑制瘙痒症模型小鼠中超敏状 态和搔抓反应[25],并减轻诱导剂引起的耳肿胀,升 高 PGE2 水 平[26]。Nakamura等[27]发 现,兰 诺 康 唑对小鼠皮肤炎症具有抑制作用。另有研究发现, 伏立康唑发挥抗真菌作用并非依赖于直接抗真菌, 而是通过调节免疫间接发挥作用,尤 其 巨 噬 细 胞, 如 Rosowski等[28]发现伏立康唑在体外可以抑制 烟曲霉的出芽及生长,但在斑马鱼体内其却无对烟 曲霉的直接抑制作用,而是通过巨噬细胞减慢真菌 初始生长后发挥杀菌作用,这提示伏立康唑对烟曲 霉感染的治疗作用依赖于宿主固有免疫细胞。

2.3 临床观察
    近年,伊曲康唑对一些免疫相关皮肤病的治疗有一定的作用,例如扁平苔癣、特应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等[29-31]。

3 棘白菌素类
    棘白菌素通过抑制丝状 真 菌 和 念 珠 菌 细 胞 壁 的主要成分1,3-β-D-葡 聚 糖 的 合 成 而 破 坏 细 胞 壁 完整性,导 致 丝 状 真 菌 异 常 生 长 或 念 珠 菌 细 胞 破 裂,进而发挥抗菌作用。

3.1 体外实验
    vanAsbeck等[32]发现卡泊芬净抑制了固有免 疫 细 胞,降低了抵抗近平滑念珠 菌的能力。 Kinoshita等[2]研究了米卡芬净的免疫调节作用, 首先中性粒细胞接受卡泊芬净处理,继而采用细菌 脂多糖(LPS)或酵母聚糖 A 刺激,发现该细胞脱颗 粒、吞噬、ROS产生和IL-8的释放被抑制;亦有研 究发 现 米 卡 芬 净 抑 制 LPS 诱 导 的 THP-1 细 胞 TNF-α和IL-8在 mRNA 水平的表达[33]。Moretti 等[34]发现,米卡 芬 净 能 够 降 低 中 性 粒 细 胞 TNF-α 的表达和增 加IL-10的 表 达 来 调 节 对 烟 曲 霉 分 生 孢子的反应。

    亦有研究报道存在不一致,即卡泊芬净具有免 疫激活 的 作 用[35],能 增 强 中 性 粒 细 胞 的 吞 噬 能力[2],并增强 单 核 细 胞 和 巨 噬 细 胞 对 烟 曲 霉 的 抑 制[36]。棘白菌素类增强免疫细胞抗菌作用的机制之一,可能与其使真菌细胞壁β-葡 聚 糖 的 暴 露 有 关,从而使真菌被中性粒细胞识别并杀伤[37,38]。

3.2 动物实验
    在茄病镰刀菌感染小鼠中,卡泊芬净虽然没有 减少菌 载 量,但 减 轻 了 感 染 小 鼠 肾 脏 的 炎 症[39]。 在卡泊芬净治疗的曲霉病小鼠中,卡泊芬净的抗菌 效果具有双向性,低浓度(0.1mg/kg)的卡泊芬净 使 Dectin-1表 达 增 加,IL-10分 泌 增 加,抑 制 了 小 鼠体内的 真 菌 生 长 和 炎细胞的募集;高 浓 度 (5 mg/kg)下,小鼠肺真菌载量增加,炎 症 增 强,这 与 Eagle效 应 并 不 一 致,其 潜 在 机 制 可 能 与 TLR2、 Dectin-1和 TLR9相关[38]。Moretti等[34]发现,米 卡芬净在免疫缺陷小鼠侵袭性曲霉病中的治疗作 用可能是激活固有免疫细胞受体,进而影响感染过 程中炎症 与 抗 炎 平 衡,抗 真 菌 的 同 时 减 轻 组 织 炎 症,此 与 IL-10 及 TLR2/dectin-1 和 TLR3/ TRIF途径相关。

4 其  他
    特比萘芬和萘替芬使细胞内游离钙(Ca2+ )增 加且中性粒细胞的趋化性并未受影响,增强佛波酯 (PMA)刺激 下 中 性 粒 细 胞 超 氧 阴 离 子 的 产 生,并 增强对白念珠菌芽生孢子的杀伤。特 比 萘 芬 和 托 萘酯能降低IL-4和IL-5,对 T 细胞IFN-γ和IL-2 的分泌无 影 响[22]。尽 管 有 研 究 表 明,萘 替 芬 在 高 浓度时能抑制白细胞的趋化和呼吸爆发,且具有不 可逆浓度和时间依赖性,而这很可能是由于对中性 粒细胞的毒性作用。

    环吡酮胺也显示出轻度的抗炎效果,可能与清 除炎症细胞释放活性氧有关[40]。在一系列的临床 前皮肤炎症和瘙痒动物实验中,环吡酮胺也显示出 了抗炎作用。

5 小  结
    抗真菌药除了自身的抗真菌作用外,还可以通 过对机体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而起到增强抗菌活 性或抑制炎症反应等作用。正确了 解 抗 真 菌 药 物 的免疫调节作用,能够更好的指导临床用药。免疫 调节作用的发现,对于扩大其在非真菌感染疾病临 床应用的适应症也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不同的 组织微环境、不同的感染状态、不同 宿 主 的 免 疫 应 答状态及不同药物选择,都可能会对抗真菌药物的 免疫调节作用产生影响。目前,抗真菌药物的免疫 调节作用研究,大部分是体外或者动物研究,期待临床研究的跟进。

沙发
发表于 2021-12-7 07:53: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武汉
学习了,谢谢提供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论坛规则|(渝)-经营性-2021-0017|渝B2-20120028|前往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药智论坛 ( 渝ICP备10200070号-7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4459号

GMT+8, 2024-6-1 20:1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