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智论坛

查看: 7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伏立康唑与氟康唑序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真菌感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21-10-12 17:17: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福建莆田
原文献阅读:

作者:
吕传峰、王珊
来源: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9年5月第33卷第5期  498-500
摘要:
【目的】观察伏立康唑与氟康唑序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真菌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4月就诊于医院的COPD伴真菌感染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氟康唑治疗,观察组给予伏立康唑与氟康唑序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痰真菌培养菌落数及不良事件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1%高于对照组的73. 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y=4.86,P=0.03)。治疗后2组白色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及隐球菌菌落数均少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伏立康唑与氟康唑序贯治疗COPD伴真菌感染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
氟康唑;伏立康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真菌感染
DOI
10. 15887/j. cnki. 13-1389/г. 2019. 19. 03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自然病程可变化的呼吸系统疾病,疾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但研究表明,呼吸·道炎性反应可引发COPD,长期炎性反应导致氧化物质代谢异.常,过量的氧化物质使正常气道壁与肺泡细胞发生结构功能障碍,加速其凋亡进程,进而致呼吸系统结构异变"。由于COPD康复进程缓慢、患者自身机体抵抗力较弱及目前国内广泛的抗生素滥用等个体因素与环境因素作用,患者易通过吸入外界空气中的真菌孢子或体内其他部位的真菌侵袭至肺部造成真菌感染。在COPD基础上感染真菌会导致患者病情复杂化,进而增加病死率,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治疗难度。序贯疗法是针对抗菌药物应用所提出的一类新兴治疗方案,通过将生物利用度高的口服抗菌药物替代注射制剂并改良用药方案.使得药物疗效有所提升。伏立康唑与氟康唑均是理想的抗真菌药物,但前者生物利用度更高,因此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可选择序贯疗法治疗COPD伴真菌感染,本文就此展开分析报道.旨在为临床提供指导。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4月就诊于我院的COPD伴真菌感染患者90例,纳入标准: (1)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ws 318-2010)》中关于COPD的诊断标准",且经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真菌感染;(2)无本研究药物禁忌证者。排除标准: (1)合并肝、肾功能异常、心功能不全者: (2)患有血液系统疾病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男27例,女18例;平均年龄(69. 14±7.29)岁。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平均年龄(68.03 ±7.25)岁。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湖北百科亨迪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68067;规格:100 ml:0.2 g:0.9 g)静脉滴注,首日用药量为0.4 g,第2天起,每日用药量0.2 g,疗程为2周。观察组给予伏立康唑与氟康唑序贯治疗,第1周采用注射用伏立康唑(珠海亿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8964:规格:50 mg)静脉滴注治疗,首日用药量为5 mg/kg,次日开始用药量为2.5 mg/kg,维持1周。第2周开始改用氟康唑胶囊(广东逸舒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66085 :规格:0. 15 g)每天1粒,维持1周,总疗程为2周。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痰真菌培养菌落数及治疗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于治疗前与治疗结束后第1.2天的清晨采用自然咳痰法采集2组患者痰液,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

1.4  疗效评定标准【4】
      根据治疗后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表现,并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疗效评价。显效:患者喘息、咯,痰、咯血等症状消失,各项实验室指标已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明显好转和改善;无效:症状未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 /总例数× 100%

1.5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1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1%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86, P=0.03)。见表1。

2.2  痰真菌培养菌落数      治疗前2组真菌菌落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2组白色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及隐球菌菌落数均少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伏立康唑血药浓度与不良反应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2组治疗期间均有2例发生轻度一过性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观察组发生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1例,皮疹2例,头晕2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5.56% (7/45)。对照组发生肝功能损伤1例,静脉输液部位感染3例,消化不良2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7.78% (8145) ,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中老年COPD患者在本身病情发展基础上,真菌感染发生率明显较其他年龄层患者高,这与患者长期机体营养不良、过量激素治疗、自身免疫力下降等因素均有关联[5]。COPD伴真菌感染多发生在COPD急性发作期,白色假丝酵母菌、隐球菌及热带假丝酵母菌均是常见的致病菌。真菌感染后可经血液循环或淋巴循环,流向各器官致重要脏器感染,以肺部侵袭最为常见,感染初期一般无特征表现,急性发作期有咯血、重度呼吸困难、发绀等表现,对患者预后与转归产生影响[6]。

      目前临床有三大类抗菌药物可治疗COPD伴真菌感染,以两性霉素B为代表的多烯类抗真菌抗生素,可通过作用于真菌细胞膜使其失活,但该药物只适用于口服,静脉注射可引发严重的肝肾损伤。以卡泊芬净为代表的棘白菌素目前缺少口服制剂,且价格昂贵,不适用于序贯疗法。三唑类药物中,氟康唑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抗菌药物,在抗白色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等菌类方面效果较好。氟康唑通过作用于真菌的细胞膜重要成分麦角固醇合成所需的14-α-固醇去甲基酶使其失活,达到抗菌目的。而人体细胞膜中不含有14-α-固醇去甲基酶,因此该药物的药理作用机制对人体不存在损伤[7]。氟康唑口服吸收效果较好,服用2h后即可达到稳定的血药浓度,大部分药物进入人体后经肾脏代谢,若药物使用量过大会影响肾上腺皮质功能。但由于氟康唑本身抗菌谱较窄,加之抗菌药物滥用导致菌种耐药性增强,其抗菌范围与疗效均有受限制的趋势[8]。针对细菌耐药性增强、病情严重的情况,近年来,有关COPD伴真菌感染的治疗方案也趋向以多种药物联合治疗为主,伏立康唑是氟康唑的二代衍生物,因此其药理机制与氟康唑相同,对人体不存在安全性问题,且抗菌谱更广,两者联合应用能有效提高抗菌效果。但两种药物联合治疗时用药量不,易控制,易造成抗菌药物滥用的情况,同时治疗过程中易导致患者肝肾功能损伤,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重了患者经济负担。序贯疗法主要针对抗菌药物在严重感染性疾病上的应用,针对COPD伴真菌感染所导致的病情加重与复杂化,在联合应用药物的基础上,转换药物剂型,分阶段给药。第一阶段采用注射或静脉滴注的方式大剂量给予伏立康唑,病情稳定后第二阶段替换为氟康唑胶囊口服给药,这样在维持有效剂量治疗的同时,也能避免药物滥用与肝肾损伤的情况发生。本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白色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及隐球菌菌落数均少于对照组,表明该种治疗方法的抗菌效果理想,能有效提高COPD伴真菌感染的疗效。从用药安全性方面分析,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并不显著,表明该种疗法不存在安全性问题。

      综上所述,伏立康唑与氟康唑序贯治疗COPD伴真菌感染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马洪明,刘晓妍,陈秋冬,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表型[J].广东医学, 2015,37 (5) :720-724.
[2]    刘永娟,戚明,门浩,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部真菌感染与耐药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5, 26 (3) :578-579.DOI:10. 11816/cn. ni. 2016 - 152037.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J].国际呼吸杂志, 2011,31 (1) :1-2. DOI : 10. 3760/cma. j. issn. 1673-436X. 2011.01.001.
[4]    石卫霞,林英翔,朱建国,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继发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2015, 11 (1):3437. DOI:10. 3760 /cma.j. issn. 1673-4777. 2016. 01.008.
[5]    赵淑君,卢源元,高玲,等,老年COPD患者身体活动与身体功能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5,22 (33) :48414843. DOI :10. 3760/cma. j. issn. 1674-2907. 2016. 33.028.6
[6]    张勤学,烧伤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继发真菌感染及病原菌分析[J]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7, 19 (5) :427-429. DOI :103969/. issn. 1674 -3245. 2017. 05.017.
[7]    赵源浩,刘书源,孙淑娟,氟康唑与硝苯地平/贝尼地平联合抗真菌作用研究[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7,37 (15) : 1526-1529.DOI:10. 13286/j. cnki. chinhosppharmacyj. 2017. 15. 25.
[8]    何琦丽,白色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敏感性及耐药机制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7,27 (5) :741-743.(收稿日期:2018-09-1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论坛规则|(渝)-经营性-2021-0017|渝B2-20120028|前往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药智论坛 ( 渝ICP备10200070号-7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4459号

GMT+8, 2024-6-18 20:5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