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智论坛

查看: 71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环孢素联用伏立康唑致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血压持续升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21-8-23 09:56: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福建莆田



作者
吴劲东1 ,仇锦春2 ,张永2
( 1.佛山市三水区妇幼保健院,佛山 528100; 2.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南京 210000)
来源
医药导报 2017 年 12 月第 36 卷第 12 期卷终1419-1421
摘要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参与药物相互作用引起不良反应处理的药学实践。
方法 分析 1 例再生障碍性贫血儿童联合使用环孢素( CsA) 与伏立康唑引起的高血压原因及处理。
结果 CsA 可能导致患儿持续性高血压,除需进行CsA 剂量调整,必要时需使用降压药物治疗,在遴选降压药物时亦应考虑其与 CsA 的药物相互作用。
结论 临床药师可以通过分析药物相互作用,参与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处理,体现在治疗团队中的价值。
关键词
环孢素 A; 伏立康唑; 相互作用,药物; 高血压
中图分类号
R979.5; R969.3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004-0781( 2017) 12-1419-03
DOI
10.3870 /j.issn.1004-0781.2017.12.022


环孢素 A( cyclosporine,CsA) 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治疗药物,常见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牙龈增生、高尿酸血症等,高血压是其十分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大于 10%[1]。后者经常导致 CsA治疗中断,而加用降血压药物治疗是常用的应对措施。目前儿童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有利尿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 ACEI) 、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药( ARB) 、β 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其中钙通道阻滞剂是最常用的,因其对 CsA 引起的肾毒性有较好的保护作用[2]。CsA血药浓度易受多种药物影响[3],合并用药极易引起其血药浓度大幅度波动,进而导致包括高血压在内的多种不良反应发生。三唑类抗真菌药物常用于恶性血液病患者真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但几乎所有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都可以通过抑制 CYP3A4 酶和 P-糖蛋白来抑制环孢素的代谢[4]。笔者参与 1 例再障患儿联用伏立康唑与 CsA引起血压持续升高的的药物治疗,报道如下。
1 病例概况   
患儿,男,4 岁 4 个月,因患再生障碍性贫血,于2015 年 1 月 6 日联合使用兔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rATG) 和 CsA 治疗,出院后一直予服用 CsA。1 个月前院外患儿查血常规示血小板偏低,家长自行将 CsA加量( 75 mg,q12h) ,2016 年1月25日查CsA血药浓度 113.2 ng·mL-1,患儿未诉不适,无头痛、头晕,2016年1月26日因发热再次入院,入院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菌血症、口腔溃疡 ”,入院时查血压 112 /69 mmHg( 1 mmHg = 0.133 kPa) 。
2 主要治疗经过及药学监护     
鉴于患儿中性粒细胞缺乏并伴有发热、咳嗽症状,入院后先后予以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 0.74 g,静脉滴注,q8h; 万古霉素 0. 25 g,静脉滴注,q8h; 伏立康唑50 mg,po,bid。患儿在入院 3 d 内( 2016 年 1 月 27日—30 日) ,预防性口服伏立康唑片,血压在正常范围内波动,但患儿咳嗽症状未有改善,于 2016 年 1 月 31日改用伏立康唑注射液 75 mg,静脉滴注,q12h 抗真菌治疗。2016 年 2 月 1 日患儿 诉 头 痛、恶 心,测 血 压134 /102 mmHg,考虑为 CsA 引 起 的 高 血 压,予 下 调CsA 剂量( 50 mg,q12h) 。减量后患儿血压连续 3 d 偏高,2016 年 2 月 4 日予以加用硝苯地平5 mg舌下含服1 次,降 压 治 疗,并 复 查 CsA 血 药 浓 度 为190.6 ng·mL-1; 因患儿咳嗽缓解,于 2016 年 2 月 4 日停用伏立康唑注射液,血压虽稍有下降,但仍偏高。患儿咳嗽症状反复,在 2016 年 2 月 8 日再次予以口服伏立康唑 50 mg,po,bid,抗真菌感染治疗 6 d,且分别于2016 年 2 月 12 日,15 日,18 日临时给予硝苯地平5 mg舌下含服 1 次,降压治疗,期间监测 CsA 血药浓度为 197.5 ng·mL-1。治疗期间,患儿高血压未见明显改善,至出院时血压仍偏高。出院后每周随访 1 次该患儿血压变化情况,血压虽较住院时有所下降,维持在 130 /92 mmHg,但仍未恢复正常,继续使用硝苯地平降压治疗,并嘱咐家长若血压仍控制不佳,需回院治疗。出院后曾回院 一 次,复查 CsA 血 药 浓 度 为120.5 ng·mL-1。
   3 讨论   3.1 患儿血压变化的原因及特点
患儿入院后接受抗感染及免疫抑制治疗,治疗药物包括万古霉素、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伏立康唑和 CsA。抗感染治疗最初5 d 内,患儿血压平稳,未出现血压升高,调整为伏立康唑静脉治疗后,血压持续上升,考虑静脉使用伏立康唑引起 CsA 血药浓度升高,继而诱发患儿血压升高。目前已有文献报道,CsA 与伏立康唑体内存在药物相互作用,伏立康唑是 CYP2C9、CYP2C19 和 CYP3A4 的底物和抑制剂,且其与 CsA 拥有相同的代谢酶CYP3A4[5]。两者联用会引起 CsA 的清除率明显下降,半衰期明显延长,最终导致 CsA 血药浓度上升,引起患儿血压升高。
回顾患儿 3 次使用伏立康唑的给药时间、给药途径与血压变化有以下特点: ①预防真菌感染口服伏立康唑时,血压并未升高,其可能原因是由于儿童口服伏立康唑生物利用度低,联合用药时 CsA 血药浓度并未出现明显升高,故血压未有明显变化。目前研究表明,口服伏立康唑在 2~12 岁儿童中生物利用度为 45% ~80%,波动范围较大,联合用药时产生药物相互作用较弱[6-7]。②静脉使用伏立康唑时,由于伏立康唑生物利用度大幅度提高,CsA 血药浓度上升明显而引起高血压。有一项研究显示,在肾移植患者中,伏立康唑能使CsA 的 Cmax和 AUC 水平分别提高 13%和 70%,建议两者合用时,需考虑 CsA 剂量的调整,以防 CsA 血药浓度过高,引起毒性反应[5]。予调整 CsA 剂量和硝苯地平降压治疗后,血压未恢复正常。③在停用伏立康唑2 d 后,患儿再次口服伏立康唑,血压仍持续升高,口服 6 d 后停用伏立康唑,4 d 后监测患儿血压仍未恢复正常,因伏立康唑已基本代谢完毕,且患儿出院后,曾回院复测 CsA 血药浓度在治疗窗范围内,较使用伏立康唑有下降,因而临床药师考虑可能与 CsA 长期使用引起其后效应相关。一项研究回顾了 42 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在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在存活的患儿中发现 5 例产生了晚期并发症高血压,发生率高达 15%,即使在停用 CsA 后,高血压仍不能马上得到缓解,最短的持续了 19 个月,最长的持续了 207 个月,这说明 CsA 引起的高血压在停药后仍能维持一段较长的时间[8]。
3.2 治疗方案调整
研究表明,CsA 引起的高血压呈剂量依赖性,在小剂量( 1~4 mg·kg-1·d-1) 下血压平均升高 5 mmHg,在大剂量( >10 mg·kg-1·d-1) 下血压平均升高 11 mmHg[9]。该患儿在前两次联合用药时,表现出剂量依赖性,调整剂量是解决高血压的首选措施,但该患儿经调整后血压仍偏高。目前有文献报道,对于CsA引起的高血压,在人类和动物的实验中发现,可能存在外周血管和中枢系统两种调控机制,而长期用药后出现的持续高血压可能与上述两种机制密切相关[10-11]。患儿后期停用伏立康唑,单用 CsA,血压未见下降。由此可见,单纯通过 CsA 减量并不能很好地控制血压,反而有可能会使疗效下降,因而此时更应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积极对症治疗。

3.3 降压药物选择及药学监护
患儿出现高血压后血压未能有效控制,持续的高血压有引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故有必要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进行降压治疗。对于CsA 引起的高血压,钙通道阻滞药被视为治疗 CsA 相关性高血压的首选,因其对 CsA 引起的肾毒性有保护作用[2]。但绝大多数钙通道阻滞药通过 CYP3A4 酶代谢,并对该酶有抑制作用,因而可引起 CsA 血药浓度的升高。有文献显示,拉西地平对 CsA 无明显药物相互作用,是最合适的用于 CsA 引起高血压的钙通道阻滞药[12]。本例患儿选择的是硝苯地平,有研究表明,硝苯地平对肾移植术后患者血中 CsA 浓度有很大的影响,它可导致 CsA的清除率降低,患者在使用硝苯地平30 mg·d-1,并根据 CsA 血药浓度调整CsA剂量,1 年后CsA 剂量减少约 0.6 mg·kg-1·d-1[13]。因此临床上应增加 CsA 浓度的检测次数,以免发生CsA中毒。另有文献提示,联合使用 CsA与硝苯地平治疗银屑病,患者存在牙龈增生的不良反应,而本例患儿暂无牙龈增生的情况,可选用硝苯地平临时降压治疗,但需定期观察牙龈情况[14]。若患儿血压仍持续得不到有效控制,临床药师建议可考虑加用其他降压药,如 β 受体阻断药阿替洛尔、ACEI 依那普利、利尿药呋塞米降压治疗,上述 3种药物与 CsA 无药物相互作用,但仍需注意合并使用ACEI 药物需定期监测血钾水平,联合使用利尿药时需定期监测肾功能,避免发生或加重药物性肾损伤。同时有研究表明,CsA 引起的高血压的特点是血压昼夜节律紊乱,失去正常夜间血压下降规律,或者出现夜间血压升高,嘱家长临睡前需监测血压,有血压升高的情况时,可临时加用一次降压药物[15]。
CsA 是临床上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常用药物,高血压是其常见的不良反应,本例患儿在使用 CsA后出现持续的高血压,即使在使用降压药后,血压仍不能恢复正常,临床药师建议可考虑加用其他降压药物,同时需加强降压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护。临床药师在参与治疗时除应做好药物监护外,更需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查阅相关文献,提出合理的药学建议,协助医生解决问题,以保证患儿用药安全有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论坛规则|(渝)-经营性-2021-0017|渝B2-20120028|前往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药智论坛 ( 渝ICP备10200070号-7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4459号

GMT+8, 2024-6-27 02:2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