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智论坛

查看: 393|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世界上最贵的“药物” 原来只是“空欢喜”一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16-5-10 11:48: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重庆
来源:生物探索


荷兰UniQure(前身是阿姆斯特丹分子治疗公司,1998年从阿姆斯特丹大学独立出来)生产的超级罕见病脂蛋白酯酶缺乏症(LPLD)药物格利贝拉(Glybera)是一种用于乳糜微粒分解酶再造的基因制剂(alipogenetiparvovec),被誉为西方世界的首例基因疗法,它的诞生激起了一次爆炸式的对基因替代治疗的投资热潮。



2012年10月,Glybera在欧盟获得了批准,但上市日期却拖延了两年,用于跟踪收集患者治疗后长达6年的随访数据,这些患者均满足Glybera在欧盟的标签适应症要求。然而自上市以来Glybera只售出一支。一位43岁病人使用Glybera后成功控制了脂代谢异常,但只有这一位客户显然无法支持这个产品。


去年秋天,柏林医生ElisabethSteinhagen-Thiessen想给患者施用Glybera时,发现并不容易。她必须向德国监管机构提供一份字典那么厚的档案,然后亲自致电德国最大的医疗保险机构DAK公司的CEO,要求其为这100万美元买单。这在欧洲激起了民愤,Glybera被戏称为“一针百万”。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5-10 11:49:0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2015年 基因疗法界的元年


来自美国投资银行的PiperJaffray表示:2015年是基因疗法界最重要的一年,2015年年全美10家基因疗法企业创造了约20亿美元的价值。2012年推出的Glybera证明了一度被贴上高风险标签的基因疗法也可以温和的转型商业化。当时的一位分析师预计Glybera上市后每年约有5700万的峰值收入。现在看来,这一销售预期都显得太过乐观。


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Glybera针对的适应症过于罕见,发病率约为1/100万而且误诊率较高,定位客户群简直难上加难;另一方面,由于Glybera高达百万美金的“天价”,虽然最后德国DAK医疗保险公司对该例患者使用Glybera报销了90万美元,但对于保险公司而言也是较大的负担。


荷兰UniQure公司的CEODanSoland表示:Glybera不能在商业上取得成功,对公司来说是过度的消耗。因此致力于开发包括针对血友病的其他基因疗法。


GSK基因疗法开发负责人SvenKili也表示:基因疗法是一项一劳永逸的技术,根本不可能指望回头生意,且本身目标群体非常之小。投资人听到这样的项目肯定打退堂鼓。为此GSK正在考虑推出远远低于Glybera价格的基因治疗产品。


当罕见病遇上基因疗法,高昂费用怎么破?


彻底治愈罕见遗传病的基因疗法已经成功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眼球,一针基因制剂可以在细胞中改写患者的遗传编码,其效果能维持多年甚至一生。然而当罕见疾病遇上了一次性的超新兴技术,随之而来的必然是高昂的费用。


美国再生医学联盟的顾问MorrieRuffin表示:目前有近670种基因疗法正在测试阶段,另有68种已经进入3期临床试验。面对巨大的蛋糕,商家们急火攻心大多数皆在考虑如何变现,这其实很难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5-10 11:49:1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中国的首个基因疗法药物——今又生®的“没落”



2003年,世界首个基因治疗药物“今又生”在我国获批上市,由“海归博士”彭朝晖在深圳成立赛百诺公司完成了“重组腺病毒-p53抗癌注射液”(注册商标名:“今又生”/Gendicine)的工艺优化、临床试验。


据不完全统计,“今又生”已治疗了50余种来自世界26个国家不同种族的肿瘤患者,证明安全有效。全国政协副主席、科学技术部部长万钢在第七届中国科学家论坛上的报告(2008年)中,将“今又生”称为国家生物高技术创新的典型。2008年中国生物产业大会网站的资料显示,“今又生”在临床试验和应用中已经治疗约1万例癌症患者。魏于全院士曾经介绍过:我国有20多个团队从事“今又生”相关的基础研究工作,每年发文量占世界总发文量的1/4,其中肿瘤相关的文章最多。


然而,由于创始人与投资者之间因“知识产权”引起的保卫战与掠夺战为“导火索”,公司在动荡之下被CFDA吊销了GMP证书长达一年多以后才恢复。此外,“今又生”至今销售额也未能过亿。虽然“今又生”的“没落”与“上市后无法进入医保”有一定关系,但也不乏该药物在上市前为对市场做相应的“教育”有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6-5-10 11:49:2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全球基因治疗市场的上市企业


自2013年以来,基因治疗研发型公司融资额超过6亿美元,包括IPO、VC直投等方式,Celgene、Bayer、Pfizer、Sanofi等大药厂也通过合作研发或者市场权利买断等方式向基因治疗领域投资。


在基因治疗市场中,UniQure的竞争对手包括SparkTherapeutics、蓝鸟生物公司(BluebirdBio)、AvalancheBiotchnologies、AppliedGeneticTechnologiesCorp和Celladon等。SparkTherapeutics公司用于治疗由基因突变所致的夜盲症SPK-RPE65已经获得FDA的突破性疗法认证;BluebirdBio的主要产品是用于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ALD)的Lenti-D和用于重型β-地中海贫血和镰状细胞病的LentiglobinBB305;AvalancheBiotchnologies是一家专注于眼科疾病基因治疗的生物技术研发型公司,主要在研产品是治疗湿性眼底黄斑变性、糖尿病黄斑水肿及其后的视网膜静脉阻塞的AVA-101;AppliedGeneticTechnologiesCorp在研产品线包括基因治疗X染色体连锁的视网膜劈裂症(XLRS)、先天性色觉障碍(ACHM)和X连锁视网膜色素变性(XLRP)等;Celladon主要在研产品MYDICAR是利用基因疗法治疗SERCA酶缺乏症的心衰患者。


因此,与任何其他疗法一样,基因疗法倘若想盈利也必须为患者带来足够价值;如果患者数量有限,对价值的要求则会更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论坛规则|(渝)-经营性-2021-0017|渝B2-20120028|前往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药智论坛 ( 渝ICP备10200070号-7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4459号

GMT+8, 2024-6-7 19:59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