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智论坛

查看: 515|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全国公立医院陆续推行药品“零差价”政策,药店尴不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16-2-18 16:26: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重庆永川区
  来源:21世纪药店


记者近日了解到,武汉市2月1日起对现行4197项医疗服务项目中的2053项进行调整,作为改革试点的首批18家武汉公立医院确定取消药品加成。事实上,不仅仅是武汉,广东、安徽、福建、江苏、北京等地均不同程度地开启了此项措施。


为破除“以药养医”,国家取消药品加成,试点公立医院补偿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公立医院能否从此真正姓“公”暂且不论,但取消药品加成已成大势,这对药品零售市场而言意味着什么呢?


公立医院改革进程


2010


第一批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在17个城市启动


2014


再增加17个城市启动第二批改革试点


2015


明确第三批试点城市名单,试点范围扩大到100个城市


2017


所有地级以上城市都将全面推行公立医院改革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2-18 16:27:0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永川区

趋势:药品零差价改革稳步进行


从去年开始,金康大药房的陶远雁就明显感受到了变化,附近有广东第二人民医院,又有两家社区医院,她掌管的赤岗北店受了很大的冲击。其中心脑血管类药品的占比从原来的25%~30%降到了现在的20%。


“广州从2010年起实行社区医院基本药物零差价,到2013年公立医院也推行改革,刚开始影响不大,慢慢地就发现了不一样的地方”,陶远雁告诉记者,有医保的消费者总是会先到医院开药,没有医保的外地消费者也总是会货比三家,这让她们很是尴尬。


早在2010年,国家在17个城市启动第一批公立医院改革试点,2014年又增加了17个城市启动第二批改革试点。到去年,试点范围扩大到100个城市,到2017年所有地级以上城市都将全面推行公立医院改革。


去年开始,全国各省市陆续推行此政策。对于医院取消药品加成而减少的收入,基本上是其中的10%由财政给予补偿;10%由公立医院予以消化;80%通过调整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诊查费、护理费、治疗费等价格给予补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2-18 16:27:2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永川区

影响:药店价格优势是否会丧失?


可以预见的是,药费降低,但部分医疗服务费、专家诊疗费等又有提升,个体看病费用支出根据不同情况会有升有降。


记者了解到,若小病看普通门诊,费用下降最为明显,门诊普诊的患者比专家门诊的患者费用下降更多。门诊重症病人的就医费用也会有明显下降,常年吃药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也受益较大。


那么,降价后是否会出现改革医院的药价比药店便宜的情况呢?


武汉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认为,医院和药店的进货渠道不同,与药店药价相比,改革后医院的药价会出现持平、更高或更低三种情况。


武汉秋友健康咨询创始人尚锋对此也表示认同,“实际上,降价后的敏感药品依然会比药店贵,”尚锋说,“这部分敏感药品指的就是慢病类常规药品,很多患者都很纳闷‘为什么医院取消零差价了还是比药店贵’,所以说目前来看政策对武汉药店的影响并不明显。”


江苏淮安广济医药连锁董事长朱华林则认为此政将大大削弱医院的售药动力,通过比价,有可能使以往习惯在医院购药的人群流转到零售市场中,提升零售药店的客流与销量。


山东立健总经理朱永全显然没有那么乐观,“患者肯定更愿意相信医院一点,一旦零售药店没有了价格优势,客流必定会受到影响,甚至会使零售药店面临生存压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6-2-18 16:27:3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永川区

应对:争取上游资源,做好专业服务


和朱永全一样,业内大多人表示如果政策的改变没能砍断医疗机构、医生与药品销售的利益链,而出现医院药房托管、医院药房社会化等模式,药品零售企业的处境将会变得很微妙。


江苏常州恒泰医药连锁董事长杨一峰建议,在目前情况未明的环境下,药店首要就是与上游厂家对接,对产品价格进行调整。“以往社区卫生服务站影响的是基药。现在大多公立医院的医药价格改革,产品覆盖范围大,对零售药店的冲击也大,因此我们需要与上游企业进行对接,看能否适度让利,使药店的产品也有降价的空间,从而稳定门店客流与销量。”


在杨一峰看来,如果与上游厂家沟通不顺畅,为与医疗机构保持适度竞争,即便负毛利销售产品,也会成为连锁企业的一种选择。


陶远雁就表示她们店现在部分药品的价格已经调到了与医院持平,即使是亏也要以此来留住顾客。


朱华林则认为,价格竞争仅是稳住门店客流与销量的一种方式,长期来看,提高药店的专业服务能力,让患者产生信任,愿意到药店咨询与购药,才是药店的生存之道。因此,产品价格的谈判仅是其中一部分,更多的是要上游工业,尤其是品牌厂家、跨国药企提供专业知识培训方面的支持与资源。“只要有足够的专业药学服务能力做支撑,无论环境怎么变,零售药店都能通过专业逐步抢占市场。”朱华林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论坛规则|(渝)-经营性-2021-0017|渝B2-20120028|前往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药智论坛 ( 渝ICP备10200070号-7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4459号

GMT+8, 2024-6-1 10:2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