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智论坛

查看: 6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Science:肺移植术后感染为哪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15-4-27 14:48: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重庆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寄生在尿道中的一类细菌可能是致死的原因之一。同时该项研究提出了一个可以治疗癌症与器官移植手术之后致死并发症的方法。
  来源:生物谷

  芝加哥市的西北纪念医院有一位44岁的男性病人,他因为肺部严重肉瘤炎症而不得不做双肺移植的手术,术后看上去恢复状态不错。然而,在手术过去一星期以后这位病人变得神志不清然后过度兴奋。尽管脑部扫描显示并无异常,检查结果显示病人血液中的氨严重混乱,之后不得不通过透析来去除毒素,最终40天后死去。
  如今,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寄生在尿道中的一类细菌可能是这位病人术后得病而且死亡的原因。这项研究提出了一个可以治疗癌症与器官移植手术之后致死并发症的方法。
  尽管我们的机体在降解蛋白质,肝脏的酶并且转变为安全的物质的过程中会产生少量的氨,然而这种程度的氨并不会积累。而高血氨症则是另外一种情况。“一旦发生,将会是极大的危害,折磨的终点则是病人的死亡”。
  高血氨症难以治疗并且通常是致命的,更严重的是它的病因一直不清楚。2013年,Wylam与同事在一个病例中发现了病因。一个64岁的女性患者在双肺移植的过程中死于高血氨症。他们发现她血液中与组织中存在一类叫做人型支原体的微生物。这种微生物经常导致女性生殖道的慢性感染。
  然而死于西北纪念医院的这位男性并没有检查出任何的人型支原体。然而,他们检测到了另外一种微生物,解脲支原体。这一类微生物存在于膀胱,脾脏,肝脏,肺部等器官。之后他们将这一病人与另外一个死于高血氨症的肺移植病人进行对比,两类病例中均发现了解脲支原体的感染。而对照组病人没有这一感染。他们的结果发表于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
  之后,作者分析了另外在肺移植过程中患高血氨症,但是存活下来的患者,这些患者也携带有解脲支原体,但是在抗生素处理后均得到了恢复。
  大约有三分之二的人群在尿道中有解脲支原体的定植,它们在那里通过分解尿素获取能量,并且释放氨作为副产物。它们造成感染的原因至今不清楚,有的说法是接受手术的病人当时免疫力低下,从而有利于其造成感染。另外的证据表明患者的高血氨症有可能是供体的肺存在解脲支原体的感染。
  解脲支原体之所以不易治疗是因为它无法进行体外培养,因为无法为医院诊断提供便利。这也是当今医学界亟待解决的难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论坛规则|(渝)-经营性-2021-0017|渝B2-20120028|前往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药智论坛 ( 渝ICP备10200070号-7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4459号

GMT+8, 2024-6-15 10:57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