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智论坛

查看: 5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重视缺血性卒中的非药物干预措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15-4-1 11:22: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重庆
    《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明确提出,卒中可干预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吸烟、酗酒、血脂异常、颈动脉狭窄。而针对有危险因素的高危人群通过有针对性地改变和减少不利的环境和行为因素,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可使卒中不发生或推迟发病。

    合理饮食与营养

    大量观察性研究显示,饮食中一些营养素与卒中的危险性相关。水果和蔬菜高摄入组与低摄入组卒中事件危险比为0.69;在至少每月1次进食鱼类的人群中,缺血性卒中风险降低31%。钠摄入量高伴随卒中危险性增高,而钾摄入量增加则伴随卒中危险性降低。

    故每日饮食种类应多样化,使能量和营养趋于合理。提出多吃蔬菜、水果,适量进食谷类、牛奶、豆类和肉类等,使能量的摄入和消耗达到平衡。限制红肉的摄入量,减少饱和脂肪(<10%/d总热量)和胆固醇(<300mg/d)的摄入量;限制食盐摄入量(<6g/d)。

    适度体力劳动

    体力活动能够降低不同性别、种族和不同年龄层次的卒中风险。队列和病例对照研究的荟萃分析显示,与缺乏运动的人群相比,体力活动能够降低27%的卒中或死亡风险,与不锻炼的人群相比,中等运动程度能够降低20%的卒中风险。

    因此,应采用适合自己的体力活动来降低卒中的危险性。成年人每周至少进行3次适度的体育锻炼活动,平均每天活动的时间不少于30分钟,如快走、慢跑或其他有氧代谢运动。中老年人和高血压患者进行体力活动前,应考虑进行心脏应激检查,全方位考虑患者的运动限度,个体化制定运动方案。

    控制体重

    丹麦的一项研究纳入具有体质指数(53812例)、年龄、性别、卒中严重程度和卒中亚型等信息的卒中登记患者,结果发现,7878例(11%)在卒中发生1个月内死亡,其中死于卒中者为5512例(70%)。在由体质指数信息的患者中,9.7%为低体重、39%为正常体重、34.5%为超重体重、16.8%为肥胖。体质指数与卒中发生时的年龄呈负相关。因此劝说超重者和肥胖者通过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加体力活动等措施减轻体重,降低卒中发病的危险。指南指出体质指数的目标为18.5~24.0kg/m2。腰围男性<90cm、女性<80cm。

    戒烟

    吸烟能增加卒中患者死亡或血管事件再发的风险。Amanda等研究发现,卒中发生时,吸烟和戒烟的患者相较于从未吸烟者,死亡和血管事件再发的风险更高。而戒烟相较于吸烟的患者卒中预防更好。

    《缺血性脑卒中筛查及防控指导规范》指出,戒烟最为有效的方法是保健人员与吸烟者之间一对一的,或由多个保健人员组成的集体咨询。一般咨询4~7次最有有效。目前戒烟药物治疗主要采用尼古丁替代治疗。

    健康教育

    研究指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得患者了解并掌握自我保健知识,提高生活质量,能有效地预防卒中的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筛查及防控指导规范》指出健康教育主要为两个方面:了解自己的血压和定期体检。

    有高血压病史的人应该经常测量血压,以便了解自己的血压变化、服药效果,以及是否需要调整药物或剂量等。无高血压病史的中年人和<35岁但有高血压家族史者,应该半年至1年测量血压1次。一旦确诊为高血压后,即应开始非药物生活调理或药物治疗,并持之以恒。40岁以上的人每年体检1次为宜。体检可了解自己的心脏功能有无异常,特别是哟无房颤或缺血性改变。同时也应检测血糖和血脂水平,发现异常后即应积极治疗。

    此外,还教育患者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了解脑卒中的预警症状等。

    小结

    研究指出,综合性卒中生活方式干预不仅改善了高危人群的生活习惯,还提高了服药依从性,随诊率,以及通过提高健康知识水平使其能够及时就诊而得到积极治疗。因此,对生活方式进行干预,在卒中预防中不可或缺,是药物干预的基础。(来源:全科医学论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论坛规则|(渝)-经营性-2021-0017|渝B2-20120028|前往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药智论坛 ( 渝ICP备10200070号-7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4459号

GMT+8, 2024-5-17 15:08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