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智论坛

查看: 60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替尼类后起之秀渐成气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14-1-9 10:35: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重庆
随着新药研发管线的纵向延伸,2013年11月21日,辉瑞的克唑替尼胶囊(Xalkori)获得FDA批准上市,为替尼市场再添新鲜血液。在学术推广与临床适应症拓宽的带动下,吉非替尼、厄洛替尼、伊马替尼显示了抗肿瘤化药的治疗优势;舒尼替尼、索拉非尼、埃罗替尼等新药也渐成气候。
在国内抗肿瘤小分子新药研发中,众多研发机构及厂家纷纷进军靶向制剂领域。据悉,已有不同作用靶点和适应症的抗肿瘤药物处于临床阶段或临床申请阶段,目前共有14个厂家申报23种不同通用名替尼类产品。在重大专项政策的推动下,国内小分子靶向药物的研发进程有望提速。
继续被看好
据IMS数据,2012年,全球七大医药市场500强药品中,抗肿瘤生物工程和小分子靶向化药市场规模达358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了8.06%。其中,抗肿瘤靶向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替尼类药物)份额占据三分之一左右。受世界经济下滑的影响,全球市场低落,而在刚性需求和惯性发展的推动下,靶向小分子化药仍以7.34%的增长率高于抗肿瘤药物总体市场2.33%的增长率。国外市场分析家曾预测,到2015年,抗肿瘤靶向治疗药物市场规模将超过50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达11%。
目前,抗肿瘤靶向药物主要是单克隆抗体药物、小分子药物和细胞凋亡诱导药物。尽管抗肿瘤靶向药物与普通抗肿瘤药物一样,会面临专利到期的压力及较高经营费用的威胁,但由于抗肿瘤药物远未满足差异化治疗的市场需求,从而成为药品市场上不可小觑的重要推动力。
备受瞩目
抗肿瘤小分子靶向制剂具有高靶向性、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的特点,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现已成为临床用药的未来趋势。
辉瑞的克唑替尼胶囊获批后,全球上市的抗肿瘤小分子靶向药物共14个品种,已上市品种主要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白血病、肾癌、甲状腺癌。据IMS数据,在2012年全球500强畅销药物市场上,抗肿瘤小分子靶向药物销售额为121.96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7.34%,占抗肿瘤药总体市场五分之一左右。
据米内网数据,2012年,国内16个重点城市样本医院使用的抗肿瘤小分子靶向制剂中,索拉非尼、吉非替尼、伊马替尼、厄洛替尼、舒尼替尼、埃克替尼6个品种用药金额为5.29亿元,同比上年略有下滑。预计201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0亿元。
索拉非尼后来居上
索拉非尼 (sorafenib)是德国拜耳和ONYX制药公司共同研制的一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多靶点生物靶向药,2005年获批,商品名为Nexavar(多吉美),适用于晚期肾细胞癌的治疗。目前,索拉非尼已扩大适用于肺癌、肝癌或其他实体癌的治疗,显示出了广泛的抗肿瘤活性。2006年11月30日,该药在中国获得进口注册。
索拉非尼是一种多激酶抑制剂,能同时抑制多种存在于细胞内和细胞表面的激酶,具有双重抗肿瘤效应。据IMS数据,2012年,索拉菲尼全球销售额为10.51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4.06%。国内样本医院用药金额为1.61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7.43%。
国内吉非替尼下探
吉非替尼(Gefitinib)由阿斯利康研制开发。2002年8月,吉非替尼首先作为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药物在日本上市,商品名为Iressa(易瑞沙)。2003年5月,吉非替尼经FDA批准,成为经铂类抗癌药和多西紫杉醇化疗无效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三线单药治疗药物。目前,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中国,吉非替尼被批准用于治疗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
2005年,阿斯利康的吉非替尼进入我国市场。米内网数据显示, 2012年国内样本医院吉非替尼用药金额为1.27亿元,比上一年下滑41%。
在国内样本医院市场,吉非替尼不温不火,并表现出跌宕起伏的态势。一方面原因是吉非替尼在国外受到临床有效性和各种不良反应的多重挑战;另一方面是受原研药价格较高的影响,并缺少同类品种及国内多品牌的竞争。目前,该药已从非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药物转为一线,这对该品种在中国市场的未来发展或许是一个利好,而关键是医保政策的进一步倾斜,才能推动吉非替尼临床用药的上量。
“黑马”伊马替尼
甲磺酸伊马替尼(Imatinib Mesylate)是诺华研发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类药物。2001年5月10日,伊马替尼以“具有突破性的抗肿瘤机制”获得FDA的特快审批,商品名为Gleevec(格列卫)。2002年12月23日,FDA批准其作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一线治疗用药,被医学界誉为近年“有重大突破性”的抗肿瘤靶向小分子口服药物制剂,成为驰骋世界医药市场上的一匹“黑马”。
伊马替尼也是第一个根据肿瘤细胞活动原理设计的新型药物,在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国获得罕见病药物的称誉后,现已在全球80多个国家核准用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随着伊马替尼市场的拓展,在药品高昂价格的推动下,提升了诺华公司的声誉和销售业绩。伊马替尼2012年全球性销售额为46.75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0.34%。
伊马替尼于2002年4月17日进入中国市场。2012年,国内16个重点城市样本医院伊马替尼用药金额为2.5亿元,同比增长44.45%。据悉,伊马替尼在国内市场规模可达4亿元。诺华实施的伊马替尼全球患者援助项目(GIPAP)于2003年在中国启动,对患者实行“买三送九”的资助。伊马替尼进口数量有75%来自中华慈善总会。国内市场对该品种的实际需求应高于样本医院购进金额。
伊马替尼于2013年专利到期,仿制品即将进入市场。国内企业从2010年以来积极进行仿制药的申报工作,目前申请国内原料药(按新药3类)及制剂(按仿制药6类)的厂家分别为9家和2家。
厄洛替尼近年走低
肺癌是我国致死率最高的癌症。在全球范围内,非小细胞肺癌也是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约占肺癌的80%~85%。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药物厄洛替尼于2007年在我国上市。
2012年,全球厄洛替尼销售金额为17.89亿美元,比上一年下降了1.76%,主要品种是罗氏公司和日本中外制药销售的Tarceva。在同类品种中仅次于伊马替尼而位居第二。
据米内网数据,在国内市场上,吉非替尼样本医院用药金额前几年表现还算不错,但近两年市场份额逐年降低,2012年,国内16个重点城市样本医院用药金额仅在亿元左右,比上一年下降了30%。
后起之秀欣欣向荣
抗肿瘤靶向小分子化学药物是进入新世纪后上市的品种,其作用机制、多靶点扩展和安全性仍在探索之中。近年来,抗肿瘤药已成为研发热点,据报道,目前全球抗肿瘤药有948种在研药物,处于Ⅲ期临床的有187个。随着新药上市,该品类在世界药品市场的份额有望提高。许多药物新适应症被批准用于临床,推动了市场销售额的增长,而不良反应的逐渐暴露也导致市场波动。
国内靶向小分子新药研发起步较晚,2011年,浙江贝达药业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小分子化学药物埃克替尼上市后,改写了洋药垄断的局面。国内化学一类靶向抗癌新药索凡替尼(Sulfatinib)、呋喹替尼(Fruquintinib)等也在开发中。国内抗肿瘤靶向制剂市场的快速增长,预示着未来抗肿瘤药物的研发方向,但替尼类扎堆研发同样存在隐忧。这类药物具有市场份额集中度高的特点,形成了优势企业垄断高端品种的格局。近年来,国内医药市场份额不断向大中型厂商集中,呈现出国内外优势企业共同竞争的局面。(特约撰稿 蔡德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论坛规则|(渝)-经营性-2021-0017|渝B2-20120028|前往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药智论坛 ( 渝ICP备10200070号-7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4459号

GMT+8, 2024-5-5 04: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